陳兆杰老師簡介
陳兆杰老師
專家介紹
陳兆杰
文化學者
樸道書院專家
《名家講壇》欄目特聘專家
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兆杰先生自幼負笈求學,博覽群書,熟讀易經、道德經、論語、莊子、孟子、孫子、韓非子、鬼谷子等先秦諸子百家乃至宋明理學等中國國學經典,充分領略了國學之精髓,并成功將其融入并應用于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和培訓之中。目前兆杰老師與樸道書院共同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家國學修煉私塾受到國內企業(yè)家們的高度認可。
核心課程
《國學商戰(zhàn)》系列課程
《國學與領導力》
《國學與執(zhí)行力》
《鬼谷子與談判術》
《國學精粹與企業(yè)文化》
《孫子兵法與創(chuàng)新營銷》
《企業(yè)家的自我修煉與提升》系列課程
《上善若水》
《國學大智慧》
《周易文化與企業(yè)家精神》
《企業(yè)家國學私塾》系列課程
《修道――道德經大智慧》
《馭術――韓非子大智慧》
《歸心――莊 子 大智慧》
服務客戶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石油、中國電信、今日集團、聯(lián)想集團、大唐電信公司、長安汽車等數百家著名高校及大型企業(yè)。
培訓風格
注重受訓學員的感悟及參與,語言激情且幽默,觀點獨到而精辟。
課程介紹
課程一:《國學商戰(zhàn)》系列之《國學與領導力》
領導學說古已有之,其博大精神之處,雖皓首窮經亦難完全會意,故其精要至今已渺渺不為人知。 而管理則為今人之說也,區(qū)區(qū)百年歷史,但其風頭似已壓領導之說,但其刻薄寡恩蔽陋百出,已顯頹態(tài)。 領導學說急待重現(xiàn)于世重整于經。
內容提要:
領導者,圣人也。然草商,皆好勇斗狠之輩,不足為訓;儒商,取其一而不全;哲商,通其意而過虛;禪商,領導之未來也,然過于高妙而難急就,故折哲商與禪商之衷,做一橋梁也。
課程大綱:
課程版塊 | 課程目錄 | 課程內容 |
模塊一 | 前言 | 1, 開啟領導之門 2, 走出錯誤的觀念 |
模塊二 | 1, 領導力的實現(xiàn) 2,把握領導內涵 | |
模塊三
| 領導的真諦
| 1, 仁者無憂 2, 智者無惑 3, 勇者無懼 |
模塊四 | 我們的領導模式 | 智、仁、勇 |
模塊五 |
人際關系實務 | 1,什么是人際關系成功的最重要條件? 2,你的身份是什么? |
模塊六 |
領悟在經典
| 跟隨圣賢研讀經典:易經、禪宗、孔子、老子、孟子、荀子、韓非子、管子、大學、莊子、孫子、鬼谷。 閃耀的領導群星:劉邦、劉備、曹操、孫權、諸葛亮、周恩來、甘地、林肯、德蘭修女、牛根生 |
模塊七 | 調整觀念實事求是 | 1,新木桶理論 2,功夫在詩外 |
課程二:《國學商戰(zhàn)》系列之《孫子兵法與創(chuàng)新營銷》
通過這一課程,您會深刻體會世界第一兵法的無窮奧秘,從招、術、度三方面把握孫子和營銷的聯(lián)系,創(chuàng)造性的總結出孫子十勝原則,并把其與營銷創(chuàng)新有機結合,提供出創(chuàng)新營銷的必經之路。
內容提要:
孫子兵法不僅僅是一部指導戰(zhàn)爭活動的兵書,更是一門指導人類競爭活動的哲學。通
過學習本課程,可以迅速掌握孫子的精髓,包括孫子的未戰(zhàn)而先算,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系統(tǒng)思考,整體謀劃,辯證思維,求變用變,知變應變,因勢利導,因敵致勝;孫子的慎戰(zhàn)、速戰(zhàn)思想,全勝、共生的主張,伐謀、伐交的策略,先為不可勝的理論,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方針,造勢、任勢的原則,奇正的靈活變化,虛實的巧妙運用等。
課程版塊 | 課程目錄 | 課程內容 |
課程 | 孫子兵法的永久魅力:計 作 謀 形 勢 虛 爭,九 行 地 九 火 用 孫。
| 1,《孫子兵法》對古今中外軍事思想的深遠影響 2,《孫子兵法》對古今中外創(chuàng)新營銷藝術的直接影響 3,《孫子兵法》永久魅力的主要原因 A,從宏觀著眼,對事物進行整體把握 B,以唯物論為基礎,對事物進行辯證分析 C,從本質入手,把握事物的基本規(guī)律 |
孫子兵法與市場競爭
| 1,孫子戰(zhàn)爭觀與市場競爭觀 2,孫子戰(zhàn)略思想與市場競爭戰(zhàn)略 3,孫子戰(zhàn)術思想與市場競爭方略 4,孫子治軍思想與營銷團隊管理 5,孫子利動論與市場競爭原則 | |
孫子謀略思想與創(chuàng)新營銷藝術
| 1,“全勝”原則2,“先勝”原則3,“道勝”原則 4,“知勝”原則5,“稱勝”原則6,“治勝”原則 7,“奇勝”原則8,“速勝”原則 9,“勢勝”原則--求之于勢,不責于人 10,“氣勝”原則--三軍可奪所,將軍可奪心 |
服務領域
總裁班課程班;企業(yè)內訓;公開課、大型論壇;
兆杰語錄
莊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p>
國學源自天地,從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經,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賢隱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無不與天地相交接。故我說:國學亦有大美。
國學大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憫,美在輕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