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終結中影壟斷“大片”時代
188
近日,記者從廣電總局電影局了解到,第二家發(fā)行公司“華夏影片發(fā)行有限公司”已通過國家廣電總局的審批,5月份,有望正式掛牌成立。目前,新公司正進一步理順資產紐帶關系,總經理也正在全國范圍內招聘。
華夏打破中影壟斷各方能否分羹大片利潤?
華夏公司的成立,讓制片商、發(fā)行商和放映商都虎視眈眈。這家意在打破中影壟斷地位的發(fā)行公司,被各方視為可以從中得利的載體。
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有20家電影集團、院線公司以及制片廠將成為華夏公司股東。其中,廣電總局仍然掌握華夏公司50%的股權;中影集團、上影集團、長影集團各占有12%的股權;北京新影聯影業(yè)有限公司、四川太平洋院線公司等各有3%的股權;上海電影制片廠、珠江電影制片廠、峨嵋電影制片廠、瀟湘電影制片廠等也各占有3%的股權。
從股權分配上可以看出,廣電總局、中影集團仍然是華夏公司的大股東。“第二發(fā)行公司”還是由電影系統(tǒng)內的國有資本控股。電影局有關人士告知記者,下一步,華夏有望吸收非國有資本參股,實行新公司真正的股權多元化,以增強競爭力。
北京廣播學院廣告學院的趙子忠對記者表示,華夏公司成立的目的之一是在發(fā)行體制上引進競爭;其次是促進國產電影的制作、發(fā)行、放映體制的改革,因為,對國產電影的制作、發(fā)行成績,也是能否成為華夏公司股東的一個重要的考核標準。
華夏的股東之一、北京新影聯影業(yè)公司的總經理魏健認為,華夏公司機制新,沒有歷史包袱,獨立核算,獨立經營,其市場運作理念會比中影集團更靈活。但華夏在實力上還無法與中影集團相抗衡。中影集團在全國擁有龐大的發(fā)行網絡,和下游發(fā)行渠道有長期的合作關系。華夏今后的發(fā)展還要摸著石頭過河。
上世紀90年代,被稱為“國產電影全面陷落”的時期,進口大片的發(fā)行成為電影業(yè)利潤最為豐厚的一個環(huán)節(jié)。1994年,從好萊塢著名影星哈里森·福特的《亡命天涯》開始,進口大片開始橫掃國內電影市場。雖然每年僅有10部進口大片,但卻占據了國內總票房的60%~80%。而有權采用國際通行的
票房分賬形式發(fā)行“大片”的,只有中影集團一家。在制片廠、電影院都要勒緊褲帶過日子的時候,中影集團卻撐得膀大腰圓。
中影掌握著進口影片發(fā)行“專營權”,也就意味著掌握了下游發(fā)行渠道的生死大權。影院不得不支付中影公司高額的票房份額,還要執(zhí)行中影單方面的單拷貝執(zhí)行指標。
華夏的誕生,是進口影片發(fā)行改革的開始。眼下,最讓人關心的是,華夏和中影如何分食這20部進口大片的發(fā)行權?據了解,發(fā)行公司獲得進口影片的配額將與他們發(fā)行國產影片的業(yè)績聯系在一起。電影局有關人士表示:“兩家進口影片發(fā)行公司第一年分別發(fā)行各自通過分配與競價相結合獲得的進口影片(原則上各50%),以后每年發(fā)行進口影片的數量,取決于上一年度發(fā)行、放映國產影片尤其是推薦國產影片的業(yè)績。”
未來大片的優(yōu)勢會縮減國產片繁榮是救市根本
新影聯院線公司的總經理魏健認為,華夏的成立,只是促進進口影片發(fā)行的競爭,從目前的股權比例看,院線公司和制片廠可以得到的利潤還很有限。而且,隨著國產影片數量和質量的增加,“大片”未來的市場優(yōu)勢會縮減。
即使是華夏公司成立后,進口大片的數量仍然是國家限定的20部,電影院的長遠利益,需要國產片來滿足和提升。
以往,進口大片要占全國總票房的80%,這個數據現在正呈下降趨勢。去年上半年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國產影片和進口影片的全國票房比例是50%∶50%。
年初,張藝謀的《英雄》票房收入超過2億元,給國產影片打了一支興奮劑。今年,從打造了《尋槍》、《大腕》等作品的“華誼兄弟影業(yè)”等民營影視公司傳來的消息看,國產電影的質量和數量都會有大幅度的增加?!短斓赜⑿邸?、《茉莉花開》、《手機》等國產影片的市場期望值都很高。而“主旋律”電影,如今也很懂得用藝術性和觀賞性來打動觀眾?!扼@濤駭浪》獲得了廣泛好評,除了旨在歌頌抗洪救災外,更確切的說,它是一部“災難片”。
魏健認為,如果國產片不能達到一定的數量和質量,就會妨礙電影發(fā)行、放映體制的改革。目前,市場上每年的電影數量是110部,遠遠不能滿足電影院的需要。滿足市場的需要,至少要300部影片。
2002年3月30日,民間資本投入電影制作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和鼓勵。國家通過“單片申報制”——電影制片廠以
外的單位獲得《單片證》后,就有權獨立出品電影。這等于允許民營企業(yè)或社會投資拍攝電影,而無須再與電影廠合作,無須再買“廠標”。
與此同時,發(fā)行放映系統(tǒng)的改革也更進了一步。2002年6月1日,國家規(guī)定西部地區(qū)以外的各省、直轄市,要組建完成各自的院線公司。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四川、湖北、湖南等8個省市都建成了兩條院線。此間原因在于,1993年中影對國產電影發(fā)行的壟斷被打破后,省級公司在自己的地盤內獨家經營、壟斷發(fā)行的現象卻相當普遍。制片方原本只面對中影一家的壟斷,后來卻變成了要面對全國32家地方壟斷經營者。以院線為主的一級發(fā)行機制,大大減少了發(fā)行層次和中間環(huán)節(jié),降低了發(fā)行成本,也有利于合理分配制片、發(fā)行、放映利益。
截至目前,院線制推廣近一年,全國42家院線公司初具雛形,江蘇甚至有了7條院線。而每年國內電影市場的票房僅有9億元,有限的市場份額,意味著幾十家院線將面臨激烈的競爭。魏健認為,目前,院線制顯現的核心問題在于資產結構。在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電影院往往隸屬于不同的單位,產權歸屬很混亂,難于進行有效的資產整合。缺乏資產紐帶關系,管理上也就容易出現問題。
北京廣播學院廣告學院的趙子忠認為,今后,院線公司的良性發(fā)展取決于:全國統(tǒng)一開放的競爭市場的形成;國產電影作品質量和數量能滿足放映環(huán)節(jié);電影院自身硬件和服務的提升
擴展閱讀
大數據時代的idea與ROI 2024.05.24
系列專題:大數據營銷 你知道“兩個月就會消失的書”嗎? 這是阿根廷一家出版商利用新型油墨出版的文集,一旦打開,文字接觸到陽光和空氣后2個月就會完全消失,這樣就可以催促那些有“拖延癥”的讀者盡快閱讀,
作者:李欣詳情
時代呼喚何種類型的營銷人 2023.04.25
系列專題:營銷人在路上 過去,我們總以為營銷總是發(fā)生在經濟領域,所謂商品時代才能誕生營銷人,似乎惟有商品市場才是營銷人的孵化器和生存的園地。但現在,事實發(fā)生了變化:營銷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因此,土壤發(fā)
作者:李名梁詳情
中國媒體已全面進入“無聊時代”? 2023.04.12
世界上再無聊的,恐怕比不過現代媒體了?! ∪碎g再無恥的,恐怕也非現代媒體莫屬了。 打開報紙,看到的是什么?瀏覽網頁,躍入眼簾的是什么?扭開收音機,什么廣告沖耳而來?不言而喻。我敢斷言:從電視、廣播
作者:李名梁詳情
電商時代,傳統(tǒng)行業(yè)順勢而為 2023.04.06
網絡時代,信息越來越公開化,傳播越來越廣,速度越來越快。電子商務對傳統(tǒng)消費品,民用品行業(yè),比如家電,服裝沖擊大。很多企業(yè)開始恐慌,而網絡類營銷的培訓似乎一夜間火了起來,網絡創(chuàng)造神奇,無網不談生。似乎企
作者:蔣觀慶詳情
地板營銷的三個時代 2023.03.24
地板行業(yè)的競爭是激烈的,大有你方唱罷,我登臺的感覺,每個地板品牌都在試圖通過“獨特”的營銷方式來打動消費者,很多企業(yè)的終端銷售人員還是停留在對數據的追求中,總是希望通過對產品技術數據的了解來達到銷
作者:崔學良詳情
[直銷三人行]直銷進入品牌化競爭時代 2023.03.20
胡遠江:北京海疇企業(yè)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裁 秦永楠: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葉恒武:世界華人報總編輯 隨著2005年直銷立法年和2006年直銷元年的確立,2007年的中國直
作者:陳亮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 1不講道理才是硬道理 165
- 2HP大中華區(qū)總裁孫振 234
- 3經銷商終端建設的基本 90
- 4姜上泉老師人效提升咨 100
- 5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98
- 6中小企業(yè)招聘廣告的內 27421
- 7姜上泉老師:泉州市精 226
- 8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14751
- 9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 1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