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人際交往的基礎

 286

第三節(jié)

  同理心--人際交往的基礎

  在人際的相處和溝通里,"同理心"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同理心"的意思,是指能易地而處,切身處地理解他人的情緒,感同身受地明白與體會身邊人的處境及感受,并可以適當?shù)鼗貞湫枰?,它不同于同情心和憐憫心。

  1.我怎樣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怎樣待我

  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名叫杰克的小孩,非常愛他的祖父。他們在一起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小孩喜歡坐在祖父的膝頭上,瞪著一雙漂亮的大眼睛聽祖父給他講故事。祖父講起故事來有聲有色,形象逼真,引人入勝,祖孫倆常常樂得哈哈大笑。

  不久,杰克的祖母去世了,祖父只好和他們一家生活。杰克的母親是一個賢妻良母,對丈夫和兒子關心備至,但她卻不懂得老人的孤獨。

  一天吃晚餐時,祖父拿起杯子喝咖啡,但他那可憐的蒼老的手又顫抖起來,杯子從手中落下,在地板上摔得粉碎。杰克的母親非常生氣,厲聲責備老人。祖父無言以對,只是用充滿痛苦的眼光看著她。杰克也沒有說什么,但他再也吃不下晚餐了,小小的心靈充滿了對可憐而又可愛的祖父的同情。

  從此以后,祖父只好獨自一人在廚房里的小桌子上就餐。但是每天晚飯后,杰克總是跑到廚房里和他祖父呆在一起,坐在祖父的膝蓋上聽祖父講故事。當那些魔術般的語言開始描繪出令人神往的世界時,那空空的小廚房就變成了一個沒有痛苦、沒有悲傷的美好境地,這一老一少可以手拉著手快樂地漫游其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祖父愈見年邁。他更加虛弱,雙手抖得也越來越厲害。一天晚上,他獨自坐在廚房里進餐,盛著麥片粥的碗掉了,粥濺了一地,碗也打成了碎片。杰克跟在父母身后來到廚房門口,只見干干凈凈的地板上已濺滿了麥片粥。母親用前所未有的嚴厲口氣大聲斥責,并且說她只有給老人一個木碗進餐了。她說,她不能因為老頭子變得粗心大意而容忍她心愛的東西被打壞。

  她用拖布擦洗地板,責罵聲、嘰嘰咕咕的埋怨聲不絕于耳,直到地板一干二凈才罷休。佇立一旁的杰克默默無語地目睹了這一切。

  突然,杰克走到母親曾經(jīng)清掃飯碗碎片的壁爐邊,小心地揀出了碎片并著手把它們拼接起來。他做得那么認真,不一會兒,那個碗看上去就跟完好無損的一樣了。然后,他從壁爐旁邊取來一小塊木頭開始削起來。他的眼睛不停地看那個陶碗,好像是以它為模型。過了一會兒,父母走過來,想看看他在干什么。

  "你做的是什么東西,杰克?"母親愛憐地問道。她總是親切地對她的小兒子講話。 "我正在給你做一個木碗,等你老了的時候好用。"杰克回答說。

  杰克的父母面面相覷,羞愧難當,以致不敢看孩子的眼睛。接下來,母親攙著祖父的胳膊,領他回到餐廳中的桌子邊。她就站在老人的旁邊,伺候他用餐。

  從那時起,祖父再也沒有獨自一個人在廚房里進餐。在餐廳里,他坐在他原來的座位上,緊靠著杰克。

  杰克又快樂起來了。呵,真是快樂之至!祖父受到了愛戴和照顧。當杰克觀察父母時意識到,他們正感受到一種新的、美妙的幸福--愛心和仁慈帶來的真正持久的幸福。

你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你愛護別人,別人也愛護你。總之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自然就會怎樣對待你。不要總是抱怨別人對你不好,他們這樣做,其原因可能是你先對他們不好。不要忘了,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所以說:"給別人,其實就是給自己的。要想別人以誠待你,首先你應該學會以誠待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友善,不妨先對別人表達自己的友善。"

  把同理心應用到溝通上,就要與對方保持同樣的心理和情緒,對方快樂你也要高興,對方悲傷,你也要難過,這樣才能更好地獲得他的認同和好感,更加容易溝通。要想做到心理情緒同步,也有兩點,一是與對方溝通時要懂得換位思考,揣摩對方的心理感受;二是說出這種感受,并與對方積極探討。如有人跟你說:"我家的小狗死了!"你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呢?難過?悲傷?還是幸災樂禍?如果你能低沉地對他說:"我想你一定很難過。"這就是同理心的表現(xiàn)了。

  在這個提倡競爭,提倡強悍的時代,大家普遍缺少這種心理情緒上的同步,尤其是產生爭執(zhí)的時候,要想同步就更困難了。因為當我們爭吵的時候,我們的情緒激動、講話尖銳,根本顧不到別人的感受。當對方說"我覺得你真的很自私"的時候,我們很習慣地反擊說:"那你呢?你就不自私嗎?"但是當你用這種方式來回應對方的時候,你們的溝通往往就會變成一種互相攻擊。如果你能感覺到他的感受是生氣,而你說:"我想你現(xiàn)在很生氣,因為你覺得我很自私。"接著你可以講:"但是我很想知道,為什么你會覺得我自私呢?我到底做了哪些事情讓你覺得我很自私?"這就是良好溝通的開始了。你不反擊,你同理了對方的感受,并且平靜地詢問對方生氣的理由,這樣的溝通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

  2.別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

  自己臉上的飯粒自己永遠看不到,只有別人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缺點和優(yōu)點同樣只有通過別人的評價才能得出。一個人,不要一味地"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有時候也要停下來聽聽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看看自己所走的路是不是彎路、歪路。

  有一次,李開復博士與他所領導的五位經(jīng)理開了一次會議,他要求五位經(jīng)理把自己心中對其他經(jīng)理有保留的地方坦誠地講出來。最終,有一位經(jīng)理被其他4位經(jīng)理認為不太信任。

  一個星期后,當李開復博士詢問這位不被信任的經(jīng)理對這件事如何彌補時。這位經(jīng)理卻氣憤地回答:

  "他們之所以不信任我,完全出于對我的嫉妒。"

  李開復說:"你怎么知道他們毫無緣由地不信任你呢?"

  這位經(jīng)理沒有言語。

  李開復又說:"其實,我也不信任你。第一,你不在乎別人的意見;第二,你總以為自己永遠是正確的;第三,你總是表現(xiàn)得像個沒有感情的人。你可以問問他們,看他們是不是也這樣評價你?"

  聽李開復博士這么一說,這位經(jīng)理人私下征求了另外四位經(jīng)理的意見,后來豁然開朗,大徹大悟,決定改掉這三點對自己不利的因素。因為他已經(jīng)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且站在別人的角度對自己認真審視了一番。如今,這位經(jīng)理已經(jīng)成了一位非常出色的領導者,深受大家的歡迎和尊重,員工們也一致認為他比以前更有魅力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時候走自己的路,也要聽一聽別人怎么說。自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不可避免地就進入了一個無人指點的人生迷宮,有路得走,無路也得走,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將對自己的前途和命運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若干年后,當我們回首往事時,總發(fā)現(xiàn)錯的太多,對的太少;失敗太多,成功太少。因此,要減少錯誤,避免失敗,有時候的確需要聽一聽別人的評價,尤其是處于人生十字路口的時候,更應該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或建議,正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不僅好聽的要聽,不好聽的更要聽,而且要用心聽,要知道:"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只要別人不是惡意中傷、人身攻擊的語言,都應擇其善者而從之。這對走自己的路,有百益而無一害。

  大學生千萬不可以有自以為是、剛愎自用的想法,而要謙虛地聽聽室友、同學、朋友和老師對你的評價,因為他們和你不存在利益關系,所以評價最為真實、中肯;另外,你的對手和你的競爭者對你的評價也最為真實,也許一些評價聽起來比較刺耳、尖刻,但是這類評價最具有采納價值的。其次,要擴大社交圈子,多參加一些社團,多和不同類型的人交流、溝通,多聽聽他們對你的看法。最終,讓自己的優(yōu)點得到更淋漓盡致的發(fā)揮,讓自己的缺點得到迅速改正。

  3.如何做一個具有同理心的人

  李開復博士在與中國學生的談話中講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沒有固定的公式可循,要從關心別人、體諒別人的角度出發(fā),尊重別人,做事的時候要為別人留下足夠的空間和余地,產生誤會時要首先為對方著想,主動反省自己的過失,勇于承擔責任。只要具備了同理心,在工作和生活中就能避免許多抱怨、責難、嘲笑和譏諷,大家就可以在一個充滿鼓勵、支持和尊重的環(huán)境中做到相互理解、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但是同理心也不僅僅是為了理解別人,迎合別人的想法和感情需求,同樣也是為了讓別人理解自己,讓雙方都能理解和尊重對方的感情,在處理問題時,應當充分考慮到自己的言行對別人的感情會不會造成影響和后果。

  李開復博士認為,只有具備以下6點的人才能算得上具備同理心的人。

  ?筲 我怎樣對待別人,別人才會怎樣對待我

  如同我們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照鏡子一樣,自己的表情和態(tài)度都會從鏡中那個人的臉上表現(xiàn)出來。當你微笑的時候,鏡中的人也向你微笑;當你滿臉憂傷的時候,鏡中的人也滿臉憂傷。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這樣,你不跟別人打招呼,別人自然也不會主動跟你打招呼;你看別人不順眼不舒服,別人自然看你也不順眼不舒服。你以誠待人,別人也會以誠待你,反之亦然。

  ?筲 想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就要首先理解他人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缺乏同理心的人只會霸道、武斷地將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別人。反之,一個有同理心的人則會先把自己的意見或忠告放到一旁,認真傾聽他人的想法。當別人表達意見時,要理解他的立場和感情,還要設法使對方明白你已經(jīng)完全了解他的想法。這么做除了能表達尊重和誠意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獲得對方充分的信任--就像一個善解人意的醫(yī)生,可以靠悉心傾聽獲得病人的徹底信任一樣。

  ?筲 別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

  從表面上看,沒有人會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了。但現(xiàn)實情況遠非這么簡單。在現(xiàn)代社會里,每個人都生存在他人的眼睛里,每個人都會在他人的眼睛中留下或清晰或模糊的影像,這些影像的總和,代表了社會對你個人行為和能力的判斷--無論你自己是否認可這樣的判斷,它們都會影響到你的工作和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并不僅僅是我自己心中的那個"我",相反,別人眼中的"我",才是真正存在于蕓蕓眾生之中的、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我"。

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首先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態(tài)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在與人相處的所有態(tài)度中,最重要的一種是:想成功地與人相處,想改變別人或讓別人遷就自己,唯一的方法就是首先改變自己。因此,對別人要抱著誠摯、寬容的胸襟,對自己要懷著自我批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tài)度。當希望別人修正某種看法時,最好的做法是--先修正你自己。

  ?筲 真誠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一個真誠坦白的人不但會展示自己的想法,還會毫無保留地展示自己的動機。當一個人有很強烈的想法,但是別人不知道他的動機時,雙方很難建立起真正的信任關系。在微軟,為了讓不同部門的員工彼此更好地合作,公司要求大家把自己對老板的承諾和動機公開出來。這樣,如果有兩個經(jīng)理因為不信任而彼此猜忌,他們只要到公司內部網(wǎng)上一查,就可以知道對方做事的動機是什么,進而消除猜忌。所以,如果知道一個人的動機,就很容易理解他的行為,一旦理解對方的行為,就更容易信任他。

  ?筲 真誠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報

  真情流露應該是自發(fā)的、自然的、真誠的、不設防的,讓感情毫無保留地經(jīng)由言語、表情、體態(tài)呈現(xiàn)在他人面前。如果你能夠以真情打動他人,上司會信任你、下屬會愛戴你,同事會把你當做搭檔,朋友會把你當做伙伴,因為你的真情也會"反射性"地激起他人對你的真情。

 人際交往 同理 人際 交往 基礎

擴展閱讀

  在終端的銷售過程中,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中,“同理心”始終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那么“同理心”是什么意思呢?同理心就是指能易地而處,切身處地理解他人的情緒,感同身受地明白及體會身邊人的處境及感受,

  作者:崔學良詳情


企業(yè)管理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高層管理——實施戰(zhàn)略管理,即對企業(yè)業(yè)務和資源在整體上的一種把握和控制。中層管理——實施業(yè)務管理中的具體設計、組織和協(xié)調,決定了企業(yè)各種業(yè)務是否能有效地開展。基層管理——實施

  作者:劉暉詳情


紅海與藍海,如同地獄與天堂。工業(yè)企業(yè)在經(jīng)歷了簡單加工制造的低利潤階段之后,當然要抬頭看路,為自己的企業(yè)找到易于行駛的未來之路。30年前有路不給走,而今條條大路人皆滿,時間一直是默默無言的見證者,戰(zhàn)略規(guī)

  作者:葉敦明詳情


  3、多種成分模型:采購與銷售的多渠道合作  同樣的產品,但在不同場合的價值就會差別很大。一個沙漠里饑渴難耐的人,身上攜帶的金銀細軟哪里抵得上一簞食、一瓢飲呢?但是身處都市的人們,就會把金錢看成是至

  作者:葉敦明詳情


一、 人際關系與工作公司的日常業(yè)務必須由所有員工上下通力合作才能順利推展。所以,為了順利完成任務,主管必須與上司、下屬和其他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大家相處融洽,沒有磨擦,工作安排便容易得多。因此,身

  作者:堅鵬詳情


當下的零售行業(yè)正發(fā)生著激烈的變革,從直播、微商、社團等零售新模式到各種高大上的零售新技術,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在感嘆變化日新月異的同時,無數(shù)人也陷入了迷茫:零售未來到底要往哪里走?零售生意到底應該怎

  作者:黃靜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wǎng)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wǎng)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wǎng)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wǎng)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wǎng)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jīng)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wǎng)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