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vs伊利 成功戰(zhàn)略剖析

 466

實力相對較弱的企業(yè),為了盡快趕上領先的企業(yè),經常采取“跟隨戰(zhàn)略”,選擇一個跟隨對象,然后在產品、定價、甚至包裝等方面模仿領先企業(yè)。這是弱勢企業(yè)避免被領先企業(yè)甩開的好戰(zhàn)略。蒙牛在起步初期,就是以跟隨戰(zhàn)略迅速縮短了與伊利的差距,在2004年以后,又逐步開始超越。

  1999年初,蒙牛剛成立,但是蒙牛的力量非常弱小,資金只有一千多萬元,這在乳品行業(yè)實在是微不足道;同時,蒙牛的生存環(huán)境卻非常惡劣,根源就在于牛根生。

  1.放低姿態(tài):避免和伊利直接沖突

  牛根生實質上是被伊利驅除的,伊利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叛將過得太好,這會讓伊利很沒有面子。蒙牛的管理團隊,幾乎都是從伊利叛逃的,這更是“大逆不道”的行為,伊利打壓蒙牛,既是為了出氣,也是一種震懾,穩(wěn)定住自己的人馬,防止更大規(guī)模的叛逃。所以,蒙牛從一誕生起,就遭遇到很多莫名的挫折。例如,蒙牛的一些運奶車半路被人截住,牛奶被當場倒掉。蒙牛做的戶外廣告牌,剛樹立起來就被砸壞好幾塊。明眼人都知道,這些事情是誰干的。

  這時,牛根生的江湖智慧發(fā)揮了作用。他明白一個道理:這種事情即使是犯法,蒙牛也很難拿到證據,即使拿到一些證據,以當時蒙牛微弱的地位,也沒處說理;如果對著干,就會把矛盾更加激化,甚至斷送了蒙牛。所以唯一聰明的做法就是“忍耐”。

  為了減少沖突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為了不搶奪伊利的奶源,同時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牛根生很快制定了三個“凡是”政策:第一,凡是伊利等大企業(yè)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建奶站;第二,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收;第三,凡是跟伊利收購標準、價格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這些措施,把蒙牛和伊利的利益區(qū)隔開,從而避免了直接沖突。

  2.暗度陳倉:宣稱要做“內蒙第二品牌”

  忍耐只是防守性的行為,更聰明的是化被動為主動。聰明人善于把壞事變?yōu)楹檬?,把危機轉化為機遇。在2000年前后,蒙牛提出了“創(chuàng)內蒙古乳業(yè)第二品牌”的創(chuàng)意。當時內蒙乳品市場的第一品牌當然是伊利,蒙牛當時還名不見經傳,連前五名也進不去。但是蒙牛的聰明也就表現在這里,蒙牛通過把標竿定為伊利,使消費者通過伊利知道了蒙牛,而且留下的印象是:蒙牛似乎也很大。

  蒙牛首先把這個創(chuàng)意用在戶外廣告上,地點就選在呼和浩特。2000年,蒙牛用300萬元的低價格買下了當時在呼和浩特還很少有人重視的戶外廣告牌。一夜之間,呼和浩特市區(qū)道路兩旁冒出一排排的紅色路牌廣告,上面寫著:“蒙牛乳業(yè),創(chuàng)內蒙古乳業(yè)第二品牌”,“向伊利學習,為民族工業(yè)爭氣,爭創(chuàng)內蒙古乳業(yè)第二品牌!”這讓很多人記住了蒙牛,記住了蒙牛是內蒙乳業(yè)的第二品牌。

  蒙牛還在冰激凌的包裝上,打出“為民族工業(yè)爭氣,向伊利學習”的字樣;有的廣告牌上寫著“千里草原騰起伊利、興發(fā)、蒙牛乳業(yè)”。蒙牛表面上似乎為伊利和興發(fā)免費做了廣告,實際上為自己做了廣告,默默無聞的蒙牛正好借這兩個內蒙無人不知的大企業(yè)的“勢”,出了自己的“名”。

  這種策略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伊利的“敵意”,這對初生的蒙牛來說非常重要。

  3.“并駕齊驅”——創(chuàng)造“乳都”的概念

  蒙牛的“內蒙第二品牌”的創(chuàng)意使用的時間很短,在蒙牛業(yè)績突飛猛進,蒙牛真的成為內蒙的第二品牌之后,就很少使用了。這個時候再使用這個創(chuàng)意就不僅不能借伊利的“勢”,還會平白地滅了自己的“名”。

  在蒙牛成長到一定程度后,蒙牛及時修正了跟隨戰(zhàn)略,而開始以平等地位和伊利并駕齊驅,并開始放眼全國,提出了“中國乳都”的宣傳口號,而且在很長時間內使用。

  從2000年9月至2001年12月,蒙牛推出了公益廣告——《為內蒙古喝彩?中國乳都》。在所投放的300多幅燈箱廣告中,首次推出“我們共同的品牌——中國乳都?呼和浩特”。

  “乳都”的概念是一個創(chuàng)新,這不僅有利于蒙牛和伊利,而且對內蒙的區(qū)域經濟戰(zhàn)略也是一個很好的提升和宣傳,蒙牛把自己的命運同整個內蒙經濟的騰飛牢牢維系在一起。同時,在國內其他區(qū)域市場,“乳都”的定位也能提升蒙牛奶源的正宗——雖然蒙牛后來的多數奶源不在內蒙,從而把自己和光明、三元等品牌隔離開,給了消費者一個很好的想象空間。“乳都”概念的提出,突出了內蒙乳品品牌在全國的地位,而蒙牛作為內蒙最好的乳品企業(yè)之一,同時又是“乳都”概念的創(chuàng)造者、宣傳者,自然而然就給人留下印象:蒙牛是“乳都”企業(yè)群中的第一品牌,雖然此時的蒙牛比伊利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4.挑戰(zhàn)第一

  很多跟隨戰(zhàn)略的實施者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反超,在實現反超之前要耐心,但是一旦機會成熟就要主動出擊。與伊利相比,蒙牛的發(fā)展思路與戰(zhàn)略操作也有許多驚人之舉。

  在蒙牛提出“乳都”概念的同一時期,蒙牛依靠從摩根斯坦利等知名投資機構得到的巨額投資,為蒙牛超常規(guī)發(fā)展奠定了基礎。2003年以后,再也沒有在宣傳中把自己和伊利相提并論,而是開始主動出擊,此時的蒙牛已經羽翼豐滿,2004年,蒙牛成功在香港上市,解決了資金問題,更是采取了一系列大手筆,力爭成為中國乳品行業(yè)的第一。

  2005年初,蒙牛斥資3億元、日產量為100噸的通州工廠落成,它是亞洲第一大規(guī)模的酸奶研發(fā)生產基地。酸奶是一個發(fā)展?jié)摿薮蟮漠a品,蒙牛之所以要斥資建設這個基地,而不是采取虛擬經營的方式,就是因為蒙牛要依托這個基地為自己的趕超戰(zhàn)略奠定基礎。2005年,蒙牛又成功贊助“超級女聲”,在乳品行業(yè)獨領風騷,2005年1到6月,蒙牛酸酸乳在全國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7倍,很多銷售終端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

  從回避與伊利的沖突、到亦步亦趨地跟隨伊利,蒙牛在創(chuàng)業(yè)之后幾年內,很好地采取了跟隨戰(zhàn)略,從而快速塑造了自己的品牌,同時避免了強大競爭對手的打壓,然后,當具備一定實力之后,又及時改變了跟隨戰(zhàn)略,在產品結構方面蒙牛開始有所側重,與伊利有所區(qū)隔,從而在某些方面超過了伊利。例如,冰淇淋市場,伊利第一,蒙牛第二,但是在液態(tài)奶市場,蒙牛高居第一。到2004年,蒙牛成為全國第二,此時的蒙牛已經不僅是內蒙的第二品牌,而是全國的第二品牌,而且發(fā)展勢頭很猛,后來居上、超越伊利已經為時不遠。
 蒙牛 伊利 剖析 戰(zhàn)略 成功

擴展閱讀

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起源于IBM,是一個中高層用于戰(zhàn)略制定與執(zhí)行連接的方法與平臺。至今,華為對該模型的實踐應用深度與廣度,已經遠遠超過IBM。華為不僅將這個模型應用于公司

  作者:曹揚詳情


勤勞致富只是說說而已,其實大家更喜歡的是一夜暴富。國人性子急,工作上的事情總喜歡一步到位,做生意更是如此。急的背后,一方面是對物質對金錢對享受生活的渴望,或者說是窮怕了。另一方面是內心深處缺乏安全感,

  作者:潘文富詳情


三年前,在浙江工商大學就讀MBA,每每聽到老師講到企業(yè)經營戰(zhàn)略規(guī)劃時候,總感覺與自己有些遙遠,所選用的案例都是名企,比如早就灰飛煙滅的三株,太陽神。成功再度創(chuàng)新轉型的巨人,美國的GE專業(yè)多元化,海爾的

  作者:蔣觀慶詳情


 企業(yè)績效通常指企業(yè)從事經營活動的效果和效率。企業(yè)績效包括兩部分,一是企業(yè)整體的績效,二是員工的個人績效。戰(zhàn)略性績效管理體系是將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與績效評價系統(tǒng)結合起來,使企業(yè)戰(zhàn)略和目標轉變?yōu)榫唧w的績效目

  作者:姜燕芬詳情


1981年,法國陳氏兄弟公司在巴黎13區(qū)的“中國城quot;租用了一處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廢棄火車貨運站,成立了法國第一家專營亞洲食品的現代化超級市場——陳氏百貨商場。陳氏兄弟以敏銳的商業(yè)眼光,不失

  作者:高定基詳情


成功需要“十商”   2023.03.28

每一個人都夢想成功,可成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通過努力奮斗運用人生智慧經營而來。那我們應該從哪里奮斗?需要哪些方面的素養(yǎng)?其實,“十商quot;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只要努力提高“十商quot;智慧和

  作者:高定基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