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巨力內耗:野心勃勃的資本運反作弄巧成拙
作者:金凡 323
財務黑洞
山東濰坊巨力機械總廠在全國來說并不出名,但在當地,它是濰坊經濟發(fā)展的一面旗幟。近幾年來,由于產權關系模糊、人事關系復雜、財務不清晰等原因,該公司逐漸深陷泥潭……
盡管不是巨力的大股東,但是當地政府一直行使著相當于大股東的權力。根源在于國家對集體企業(yè)最終歸屬的法律空白——政府認為集體企業(yè)是國有企業(yè)的一種,所以政府依然是這家大型企業(yè)的“婆婆”。
當地政府把山東巨力看作政府的資產,常到山東巨力的口袋里掏錢。2002年12月31日,濰城區(qū)政府因部門發(fā)不出工資,曾向山東巨力借款800萬元,至今未還;山東巨力所在的街道辦事處也曾借款300萬元。另外,在北京盛邦能夠看到的財務記錄里,山東巨力因當地修路、建公園等發(fā)生的攤派資金就達3000多萬元。
而巨力管理也相當混亂。據內部財務人員透露,2001年間公司曾與當地工商、建設、交通銀行發(fā)生共計9700萬元借款,但是這些借款并未公告,也未入賬。2002年間巨力共計發(fā)生15億元的采購額,但巨力一位中層干部透露說“大部分沒有合同,什么時候提貨都是口頭通知”。而公司以給代理商返利名義發(fā)生的支出每年都達上千萬元,“都是打的白條,隨便拿一個身份證就可以了。” 負責公司采購的正是董事長王清華的女婿李磊。
王清華的外甥譚志強則是上市公司證券辦主任。1998-1999年,公司向職工承諾高額回報后,集資幾千萬元在上海炒股。有消息人士透露,譚炒的其實就是巨力自家的股票,而且最后還曝出了巨額虧損。
2002年11月5日下午,區(qū)政府組織召開了一個專題研究山東巨力配股事宜的會議。有會議紀要描述上市公司的現實境況是“巨力股份有限公司本身除去發(fā)放職工工資、生產經營成本及各項費用,基本不盈利。”
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財務危機越來越嚴重,除了使用巨額資本,巨力資金鏈的死結沒法打開。為了擺脫這個生死劫,山東巨力決定尋求一個帶著現金來買單的投資方。
這時候,一個神秘的投資方——北京盛邦浮出水面。
于是,多方博弈的資本故事進入第一幕,一樁復雜的聯(lián)姻開始了。
野心“二股東”
2002年11月底,巨力發(fā)布公告,公司第一大股東濰坊巨力機械總廠與北京盛邦投資簽署了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濰坊巨力向盛邦投資轉讓4200萬股法人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5.21%,轉讓價格每股2.4元,后者拿出1.08億元的真金白銀而成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巨力總廠依舊是第一大股東,持有30.116%的股權。
巨力歡天喜地地迎接了北京盛邦,而后者在雙方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的第二日,就被要求資金過賬,其中7000萬元已經被公司拿來沖賬,而另外的3000萬元,則被拿去支付給莊家。引入了新投資者,上市公司巨力的財務困局順利解除,可是也埋下了另一場危機的導火線……
據說巨力總廠與盛邦投資間的戰(zhàn)略合作系“一見鐘情”:集體企業(yè)出身的巨力總廠要借投資主體多元化實現經營管理模式和思維理念的躍升,同時獲得現金流入;長于投資的盛邦則看好山東巨力干凈的殼資源和所處的行業(yè)前景。
擅長資本投資的盛邦投資注冊資本1.4億元,主要從事高新技術、房地產制造業(yè)的戰(zhàn)略投資和投資咨詢。此前山東巨力的多元化已經是令人眼花繚亂,公司投資5000萬元參與組建了東超巨力納米產業(yè)有限公司。該公司是我國唯一能用激光一步法批量生產高性能硅基納米粉的高科技企業(yè),很快將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外界預計,隨著主營業(yè)務向高科技領域的轉變,盛邦的介入將使得公司在向高科技轉型的過程中如虎添翼。
知曉內情的人說,山東巨力很早就有轉讓股權的想法,一直在尋找好的買家。據說,德隆背景的企業(yè)來談過,北汽福田也曾問價,但他們都想以資產置換的方式進入,而不愿掏現金,而北京盛邦就是因為愿意掏現錢方才成功的。
巨力為什么急需現金?因為2003年6月,巨力向職工的集資協(xié)議將到期。面對大量的股份贖回,巨力要有足夠資金才不至于信用破產。
2002年12月21日,巨力董事會通過了提名張衛(wèi)東等盛邦投資方面的高管人員為董事候選人的決議,而張衛(wèi)東等也曾在盛邦入主實達電腦時進入其管理層,為實達電腦的成功扭虧發(fā)揮過重要的作用。
但是,這樁兩大板塊代表企業(yè)的合作案例一直留給人們很多懸念:第一,為什么擅長農機行業(yè)的老制造企業(yè)卻引入一家投資公司?第二,擅長資本運作的北京盛邦從來都是做大股東的,為什么此番它拿出1億多現金,卻只換回第二把交椅?(這同盛邦投資的一貫作風格格不入。)
奧妙就在一家名叫“領先實業(yè)”的第三方身上……
盛邦和巨力總廠簽署股權轉讓協(xié)議5天后,即2002年11月30日,注冊于英屬維爾京群島的領先實業(yè)有限公司和巨力總廠簽下《股份轉讓協(xié)議》及《股份托管協(xié)議》約定,后者將其所持的山東巨力3800萬股法人股以2.4元每股的價格轉讓給它,作價9120萬元。
雙方承諾,將根據國家關于外資收購上市公司法人股的規(guī)定向商務部、外匯管理局、證監(jiān)會等部門辦理報批手續(xù)。股份由領先實業(yè)實行托管,享有除所有權和處置權以外的所有權利。2003年5月14日,山東巨力再度發(fā)布公告稱,巨力總廠與外資背景的領先實業(yè)有限公司已經簽訂協(xié)議。
領先實業(yè)成立于1992年,約有8億港元總資產,運營總部設在香港,主要從事在港投資業(yè)務,投資覆蓋高科技、地產投資及開發(fā)、運輸及貿易等多種行業(yè)。看上去并不是單為這樁收購而設立。“領先實業(yè)投資山東巨力是我們引薦的。”盛邦方面稱,“它可以利用海外資本,使山東巨力有機會和海外機構進行戰(zhàn)略合作,這是好事兒。”巨力總廠自然也是感激不已。
協(xié)議簽署后的2003年1月,山東巨力改組董事會,來自北京盛邦背景的3名董事候選人張衛(wèi)東、林建星(北京富宏房地產公司副總經理)、劉剛(盛邦投資副總裁)及其推薦的兩名獨立董事陳志和李其順利進入新一屆董事會,占9名董事席位中的5席。(這3名董事中,有一名來自領先實業(yè)。)
巨力總廠以后才發(fā)現,原來領先實業(yè)是盛邦的關聯(lián)公司!
在進入山東巨力的過程中,北京盛邦重現了當年入主實達電腦的運作手腕,即挾帶第三方入局。而作為第三方的領先實業(yè)背景很模糊,外人不容易看穿,又與盛邦關聯(lián)密切,所以很適合暗助盛邦。
如果盛邦和領先實業(yè)股權相加,正好接近30%,而30%恰是要約收購觸發(fā)點。
就這樣,北京盛邦雖為二股東,卻開始直接向大股東山東巨力叫板……
原形畢露
在巨力總廠與盛邦、領先進行股權轉讓談判時,兩家并未明示關聯(lián)關系。隨著與領先的股權轉讓遲遲未能獲批,兩方之間的關聯(lián)關系開始顯現,盛邦取得公司控制權的意圖明朗化。
今年4月巨力總廠領導班子調整后,新任管理層對兩次股權轉讓的過程和細節(jié)產生了疑慮。
“盛邦投資和領先實業(yè)實際上存在關聯(lián)關系,為股權收購的一致行動人。”
巨力總廠認為盛邦隱瞞上述情況的做法缺乏誠意,而在與領先實業(yè)的股權轉讓尚未經有關部門批準,也未進行股權過戶的情況下,領先實業(yè)代表進入公司董事會并不合理。
此時的巨力終于明白,他們已經“引狼入室”……
巨力總廠和盛邦投資在公司發(fā)展方向上的分歧也開始動搖雙方合作的基礎。巨力總廠一直以來有引入戰(zhàn)略合作方,以期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投資能力,進一步做強做大農機主業(yè)的意向。由于盛邦聲稱看好公司業(yè)績和農機主業(yè)的發(fā)展前景,雙方股權轉讓進展順利。
但盛邦在進入公司后,并未給主業(yè)發(fā)展帶來明顯變化。公司在盛邦建議下投資6000萬元設立的投資公司,反而造成了公司流動資金的緊張。今年4月,巨力總廠新任領導班子就公司發(fā)展問題與盛邦投資進行磋商,巨力總廠提出了堅持現有主業(yè)、募集資金繼續(xù)投向農機產業(yè)和保持職工穩(wěn)定的三點要求,被盛邦方面拒絕。大股東山東巨力認為,雙方的合作基礎面臨破裂。
而了解了巨力的盛邦也是滿肚子抱怨。近兩年山東巨力過度多元化,殼資源已經透支。巨力投資農用車主業(yè),又做生物、納米、新材料技術。2002年投資5000萬元參與組建東超巨力納米產業(yè)有限公司,卻只做了個小股東;投資5300萬元參股青島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國大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并發(fā)起設立青島國大巨力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占主導權;管材方面的投資更是虧損的。
“沒有規(guī)范的財務管理制度,連成本預算也沒有,我們花巨額現金進入,只有掌握決策權,才能讓企業(yè)脫胎換骨。”盛邦副總裁劉剛說。公司的打算是,多元化項目通過上市或轉讓的方式剝離出去,突出主業(yè),這樣才能降低投資的風險。
在相互都不買賬,相互都看不慣對方的情況下,故事的高潮一幕終于徐徐開啟。
爭搶資本殼
2003年4月,雙方爆發(fā)了第一次正面沖突。
當時,董事會提出修改公司章程,提議設置一名行政總裁和一名營運總裁,但巨力總廠不同意,最后議案被否決。當時的公司總裁出自巨力總廠,而董事會提議增設的行政總裁來自盛邦。
巨力總廠從行政權力的角度壓倒北京盛邦,親盛邦的巨力董事長王清華被洗牌出局……
2003年4月6日,巨力舉行了職工代表會,中心議題是改選法人代表。會議結果董事長王清華落選,巨力總廠副廠長、上市公司副總裁崔英智當選為巨力總廠黨委書記。
后王清華托病辭職,落選的原因被傳是“未充分領會領導意圖”。王清華是巨力總廠的創(chuàng)始人并長期擔任書記,是此次股權轉讓的決策者,是巨力一方的主要代表之一,更是巨力、盛邦雙方合作的見證人。
知情人透露,在4月職工大會召開前兩天夜里,濰城區(qū)政府就開會籌劃換掉王清華了,但事前并未告知盛邦。4月7日召開股東大會,盛邦總裁張衛(wèi)東驚訝地發(fā)現,法人和黨委書記已經不是自己認識的熟人了。
婚姻剛完成,“媒人”就被莫名其妙地趕走了,盛邦也感到不安:“合作一直不錯,之前沒聽說要換王清華。改選后,原先我們和王清華達成的所有共識被推翻,他們已經表示不歡迎我們進入,擺明了趕我們走。”北京盛邦的代表張衛(wèi)東、劉剛都有些氣憤。
6月6日,雙方再次交手。巨力總廠向董事會提交提議召開股東大會的修改公司章程的議案:將董事會成員由9名增為15名;將獨立董事由3名增為5名;提出免去王青媛董事職務;補選5名董事、2名獨立董事。補選董事包括崔英智以及其他3位山東巨力高管人員和1名濰城區(qū)國資局副局長。
免王青媛、抬升崔英智的做法讓盛邦更加不滿。王青媛也是親盛邦的巨力高層,2002年9月,王青媛曾經帶隊到北京盛邦回訪,其在合作案例中只在王清華一人之下,角色相當特殊。
而接替“二王”的崔英智是個“太極高手”,他用打太極的方式維護了巨力總廠的利益。“崔英智說有些事他不做主,要找政府;而政府則說,你們和巨力的事情是企業(yè)行為,政府管不得。他們就這樣踢起了皮球。”北京盛邦認為企業(yè)法人更換是正常的,但隨之帶來的政策搖擺太可怕。
兩個回合下來,巨力也亂了,盛邦也懵了!雙方可謂戰(zhàn)了一個平手。
相互都有損傷,卻都沒有達到自己預先的目的,所以,內耗還將繼續(xù)。
四方博弈
在巨力與盛邦的斗爭沒有結果的情況下,雙方各自又有關聯(lián)的一派,他們四方一起走上了前臺,斗爭的范圍擴大。
根據協(xié)議,股權轉讓后巨力總廠、盛邦、領先三方股權比例將十分接近。但在盛邦與領先的關聯(lián)關系顯現,以及董事會在盛邦主導下相繼進行對外投資和管理制度調整后,相關情況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關注。隨著地方政府的插手,巨力案例呈現四方力量、兩大聯(lián)盟:地方政府、巨力總廠構成“上下級”關系,對壘北京盛邦、領先實業(yè)的投資人聯(lián)盟。
盡管巨力與當地政府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復雜關系,但在“特殊時期”,他們還是采取了“先攘外,再安內”的策略。
當地政府這樣超乎尋常的“熱心”,難道僅僅是因為擔心本地企業(yè)“外嫁”嗎?
據知情人士猜測,這場驚心動魄斗爭的原始力量來自于當地一些特殊機構,有關集體資產產權界定的問題似乎只是一個借口……
雙方關系決裂的核心是因為北京盛邦要求進入管理層,而一旦盛邦成功,很多事情就會裸露在陽光下。山東巨力大股東及其關系方擔心,自己多年來形成的一個巨大黑洞將被曝光。如果內部問題被徹查,對公司及主管部門的某些領導可能非常不利。
濰坊市國有資產管理局代表地方政府掌握著山東巨力1881萬股,約占6.81%,當地政府對于雙方爭執(zhí)的態(tài)度影響著整個事態(tài)的發(fā)展。政府當然是支持企業(yè)引入戰(zhàn)略合作方,提升企業(yè)的經營水平和盈利能力的,但它肯定是希望這個投資方是在他們的控制范圍之內,而不是“外嫁出逃”。這也間接地影響了巨力總廠在控制權問題上態(tài)度的變化。
國資局責無旁貸地支持了大股東巨力總廠。局長徐樹強認為,巨力應當堅持農用車主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同時通過將管業(yè)、納米產業(yè)等投資項目做大,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作為戰(zhàn)略合作方,投資公司不能給公司主業(yè)經營帶來有益影響,盛邦進入公司后要求增設行政總裁等做法也有失妥當。
而盛邦張衛(wèi)東、劉剛和領先實業(yè)的代表則堅持,巨力集團需要做“外科手術”,而且是動“大手術”。除了引入戰(zhàn)略投資,盛邦準備和北汽福田、蘇常柴、飛彩集團、時風集團等上下游企業(yè)合作。還有人說盛邦投資選中巨力,實際是看中巨力旗下的青島國大巨力生物技術公司,盛邦準備將其分拆至香港上市。而這一切只有在取得公司控制權后才能實現。
巨力總廠與領先實業(yè)協(xié)議轉讓的3800萬法人股的表決權歸屬成為雙方博弈的焦點問題。根據協(xié)議規(guī)定,巨力總廠將把其持有的3800萬法人股(占巨力總股本的13.76%)轉讓給領先實業(yè),同時,在股權交割完成前由領先實業(yè)對股份實行托管,享有除所有權和處置權以外的所有權力。如果表決權歸屬領先實業(yè),盛邦投資和領先實業(yè)兩方將憑借合計28.97%的持股比例取得表決權優(yōu)勢,巨力總廠的議案將可能遭到再次否決。
果然,6月11日,由盛邦投資把持的董事會還以顏色。山東巨力公布董事會決議公告,表示不同意將濰坊巨力機械總廠擬提交2003年度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的四項議案提交股東大會審議。同時,濰坊巨力機械總廠的《關于提議召開2003年度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的提案》也被駁回。
第一大股東濰坊巨力機械總廠索性在2003年7月13日自行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硬生生將修改公司章程、更換董事等四項提請股東大會審議的議案擺上臺面。
千辛萬苦請來了投資人,現在又要驅逐投資方,強行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巨力總廠無疑是十分尷尬的。它對公司現狀和前景感到不樂觀,提出改選董事會的主要理由是在與領先實業(yè)股權轉讓尚未完成的情況下,總廠應當根據股權比例,在董事會中占據多數。“有關擴大董事會規(guī)模的議案目的就在于稀釋盛邦方面的表決權。”
為了保證投資不受損失,北京盛邦請求司法保護。巨力總廠持有的公司法人股8300萬股,2003年5月23日被司法機關采取訴前保全措施司法凍結,盛邦自己的2050萬法人股則被質押凍結。“我們是拿真金白銀進去的,現在他們要關門打狗,這不符合游戲規(guī)則。”盛邦總裁張衛(wèi)東如是說。
目前盛邦投資已進入公司,與領先實業(yè)的股權轉讓也已報批,盛邦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公司未來的發(fā)展仍需要股東之間形成共識,團結協(xié)作。但也有知情人士表示,即便解決了董事會控制權問題,也并不代表股東間的分歧得以化解……
野心勃勃的盛邦想要得到整個巨力的資本殼,可它現在也不敢保證它能夠象當年進入實達一樣,演繹一段資本傳奇,它也擔心自己是否掉進了深淵……
故事遠遠沒有結束,究竟“鹿死誰手”?究竟有沒有“黑幕”曝光?我們拭目以待
擴展閱讀
山東小煉油“地下生態(tài)鏈”探秘 2023.03.08
在原油價格高企,中石化、中石油所屬的大煉廠抱怨“越煉越賠”的時候,山東地方小煉廠卻“逆勢擴張”。這是為什么?“國內煉油業(yè)上半年度虧損41.9億元,而去年同期則為實現利潤163.8億元。”7月27日,在
作者:王志強詳情
藥店資本運作開始起步 2022.10.27
2008年,連鎖藥店已經開始從經營利潤導向向經營效應利潤導向發(fā)展,并為藥店盈利水平提升尋找新的突破,主要表現為尋求資本市場上的運作和發(fā)展,而資本市場的發(fā)展必須以大力發(fā)展連鎖藥店的經營規(guī)模和提升連鎖
作者:楊澤詳情
資本賽跑在醫(yī)藥零售連鎖企業(yè)中角逐 2022.10.27
2008年中國醫(yī)藥連鎖企業(yè)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金融資本特別是國際金融資本加大了對醫(yī)藥領域進軍的力度,成為了行業(yè)演變新的推動力。2007年11月海王星辰連鎖藥店在高盛注資及協(xié)助下,成為中國內地
作者:楊澤詳情
藥店管理PK資本運營--2009年藥 2022.10.27
系列專題:說說藥品零售業(yè) 從2000年國家相關政策解凍開始,中國醫(yī)藥零售行業(yè)步入了高速成長和壯大發(fā)展時期。藥品零售市場的規(guī)模也從2000年的280億元發(fā)展到2007年的1100億元,預計2008年藥
作者:楊澤詳情
山東濰坊某房地產投資集團《情緒、壓力 2021.03.24
6月23日,高級企業(yè)EAP執(zhí)行師郭敬峰老師受邀山東濰坊某房地產建設投資集團開設《情緒、壓力與時間管理》課程,郭老師在體驗式培訓中分享情緒調適技巧,壓力疏導方法和高效時間管理原則,200多位各事業(yè)部和分
作者:郭敬峰詳情
全球企業(yè)500強山東鋼鐵年度增效與降 2021.03.04
2021年1月5日—8日,全球企業(yè)500強山東鋼鐵集團山鋼股份召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專題輔導班,山東省委黨校、濟南市經信委、山東鋼鐵黨校的老師分別做了專題分享,姜上泉導師在期間主講了《年度增效與降本規(guī)
作者:姜上泉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 1不講道理才是硬道理 165
- 2HP大中華區(qū)總裁孫振 235
- 3經銷商終端建設的基本 90
- 4姜上泉老師人效提升咨 101
- 5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99
- 6中小企業(yè)招聘廣告的內 27421
- 7姜上泉老師:泉州市精 226
- 8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14752
- 9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 1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