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未來(Genentech)
220
——《商業(yè)周刊》
Genentech,即基因工程技術公司,成立于1976年,創(chuàng)始人是風險投資家羅伯特•斯萬森(Robert A.Swanson)和生物化學家赫伯特•玻意爾博士(Dr.Herbert W.Boyer)。20世紀70年代早期,玻意爾(Boyer)和遺傳學家史丹尼•科恩(Stanley Cohen)開創(chuàng)了一個名為DNA重組技術的科學新領域。斯萬森(Swanson)為這一突破激動不已,他打電話給玻意爾請求會晤。玻意爾同意給這位年輕的創(chuàng)業(yè)者十分鐘的時間。斯萬森對這一技術的熱心和對其商用前景的堅定信念是富有感染力的,會晤由10分鐘延長到了3個小時:其結果是,基因工程技術公司宣布誕生。
盡管學術界和商界都對斯萬森和玻意爾表示懷疑,他們倆還是堅定不疑地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現。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他們就證明了持異議者的錯誤。這里可以回顧一下Genentech公司的發(fā)展史。
70年代:
1976年,斯萬森和玻意爾于4月7日創(chuàng)立基因工程技術公司。
1977年,基因工程技術公司通過微生物(大腸桿菌)首次制造出人體蛋白(生長激素抑制素)。
1978年,人工胰島素由基因工程技術公司的科學家們合成。
80年代:
1980年,基因工程技術公司上市,一個小時內每股從35美元劇漲至88美元,公司的身價因此激增至3500萬美元。這一事件是股市漲幅最大的案例之一。
1982年,第一種DNA重組藥品市場化:人工胰島素。(Eli Lilly and Company得到特許權。)
1984年,凝血因子Ⅷ——抗血友病因子的實驗室產品問世?;蚬こ碳夹g公司授予Cutter Biological公司凝血因子Ⅷ全球生產和銷售的特許權。
1985年,基因工程技術公司從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會(FDA)獲得許可,把它的第一項產品——Protropin(R)(注射用促生長素)推向市場。這是一種用于治療兒童生長素匱乏癥的生長素。這也是由生物技術公司第一例生產和銷售的利用DNA重組技術制藥產品。
1986年,基因工程技術公司以Roferon(R)-A的商標授權Hoffmann-La Roche公司的干擾素α-2從FDA獲準用于毛狀細胞白血病治療?;蚬こ碳夹g公司啟動非保險計劃,為美國沒有保險的貧窮病人提供免費的人體生長素。
1987年,基因工程技術公司從FDA獲準將Activase(R)(Alteplase,重組體)推向市場,這是一種組織——血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素(t-PA),可溶解心臟病人突發(fā)心肌梗塞時形成的血塊。
1988年,基因工程技術公司的非保險計劃的范圍擴大到了Activase。
1989年,基因工程技術公司開放了托兒中心“基因工程技術公司的下一代(Genentech’s Second Generation)”,這是美國最大的公司下屬托兒中心之一?;蚬こ碳夹g公司經FDA批準將Activase市場化,用于急性大塊肺血栓的治療?;蚬こ碳夹g公司和瑞士的貝
賽爾羅西有限公司完成了21億美元的兼并。
90年代:
1991年,兩家日本的t-PA特許權獲得商開始這一產品在日本的銷售。
1992年,基因工程技術公司和羅西公司公布了在歐洲各主要國家合作開發(fā)、注冊和銷售Pulmozyme(R)(鏈道酶α,重組體)吸收液的協議。基因工程技術公司和羅西公司進入了以下領域的研發(fā)合作:基于生物技術的羅西化學圖書館自動檢索系統(tǒng),以鑒定備選新藥。一種基于腫瘤壞子因子(TNF)攝取體的特制蛋白質。基因工程技術公司投入使用了全球最大的生物技術研究機構——創(chuàng)建者研究中心。中心的榮譽被獻給創(chuàng)建者Robert Swanson和Dr.Herbert Boyer,以褒揚他們全心追求生物技術事業(yè)發(fā)展的眼光和決心。
1993年,基因工程技術公司將FDA批準將Nutropin(R)[以核糖體DNA為復制起點的注射用促生長素]市場化,這種產品用于兒童慢性腎虧患者在植腎前的治療?;蚬こ碳夹g公司建立了基因工程技術公司生長發(fā)育基金會,這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機構,宗旨是為了推動人們對兒童成長發(fā)育的了解,鼓勵開業(yè)醫(yī)生和護士從事研究,為他們創(chuàng)造以前不具備的機會。
基因工程技術公司從美國、加拿大、瑞典和新澤西的統(tǒng)銷商處獲得銷售用于治療膽囊纖維癥的Pulmozyme的許可?;蚬こ碳夹g公司的凝血因子Ⅷ——1984年授Miles公司以特許權(之前是Cutter Biological)——經FDA批準用于血友病A的治療?;蚬こ碳夹g公司的牛生長素——授Monsanto公司以特許權并以Posilac的品名分銷的——獲得了FDA許可。Gusto(對冠動脈閉塞癥的鏈霉素和t-Pa全球使用)試驗表明,在對41,000例病人的試驗中,Activase與4號肝膦脂混合快速注入比之單獨注射鏈霉素(Kabikinase牌),能將心臟病人的死亡率降低14%?;蚬こ碳夹g公司公布了針對Wellcome基金會的永久性條令,在基因工程技術公司的專利限2005年到期之前禁止Wellcome在美國銷售t-PA?;蚬こ碳夹g公司啟動了Access Excellence,一項耗資100萬美元的全國通訊網絡工程項目,為使全國的高中生物教師可以與專家和他們的同事建立聯系。
1994年,基因工程技術公司引入了“Pulmozyme病人保證”以確保美國每一位需要Pulmozyme及其相關設備并有資格的膽囊纖維癥病人能獲得之,確保公司在膽囊纖維癥方面的研究繼續(xù)保持不懈的步伐?;蚬こ碳夹g公司宣布它將把耗資1億5千萬美元的新工廠建在加里福尼亞州的Vacaville?;蚬こ碳夹g公司和Eli Lilly and Company解決了所有懸而未決的專利侵權、違反合同和相關要求權問題,結束了關于重組人體生長素的長期爭端。基因工程技術公司與Alkermes公司達成協議,發(fā)展基因工程技術公司兩種蛋白質的持久釋放過程研究,這兩種蛋白質都用到了Alkermes專有的ProLease(r)微封裝技術?;蚬こ碳夹g公司與IDEC Pharmaceuticals達成開發(fā)IDEC的anti-CD20單克隆抗體C2B8的協議,這一產品用于治療非霍德金B(yǎng)細胞淋巴瘤。公司獲得FDA的許可,將Activase的一種快速注入療法上市?;蚬こ碳夹g公司與Roche Holding,Ltd.簽署了協議,延長了Roche以每股高出1/4達到82.5美元的先決價購買公司可償還普通股的4年選擇權。作為協議的一部分,基因工程技術公司開始因Roche為這些產品的銷售負責而從Pulmozyme在歐洲以及所有基因工程技術公司產品在加拿大的銷售中獲專利。
1996年:公司慶祝成立20周年紀念。公司經FDA批準將Nutropin AQ(R)(以核糖體DNA為復制起點的注射用促生長素。)上市,這是第一種和惟一的一種液體(水成)重組人體生長素,用于在移腎前期治療患慢性腎虧兒童的生長缺陷,也可用于兒童生長荷爾蒙不平衡的治療。公司獲FDA批準將治療急性局部缺血癥和腦溢血的Activase上市。公司經FDA批準將治療矮身材及Turner并發(fā)癥的Nutropin上市。公司經FDA批準將治療病情惡化的膽囊纖維癥病人的Pulmozyme上市。
1997年,公司及其合作伙伴partner IDEC Pharmaceuticals,Inc.經FDA批準將Rituxan(R)(Rituximab)上市,用于復發(fā)及難治的低等或小囊泡CD20非霍德金B(yǎng)細胞淋巴瘤病人的治療。公司經FDA批準將Nutropin AQ上市,用于治療矮身材并發(fā)Turner癥。公司經FDA批準將Nutropin和Nutropin AQ上市,用于成人生長素匱乏癥的治療。公司為生長素病人、腫瘤病患者及他們的醫(yī)生啟動了一項稱為SPOC(單點接觸)的服務,以提供為顧客考慮的償還援助。公司與Alteon,Inc.就Pimagedine的進一步開發(fā)和行銷簽定協議。Pimagedine是一種高級糖基化作用終產物(A.G.E.)結構止氧劑,目前正處于第三臨床試驗階段,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腎治療。協議還包括對目前正處于臨床前開發(fā)階段的第二代A.G.E.結構止氧劑的權利。公司與LeukoSite,Inc.就LeukoSite的LDP-02的開發(fā)和商業(yè)化簽定協議,這是一種用于治療腸炎的人工單克隆抗體。公司與Incyte Pharmaceuticals,Inc.就Incyte的LifeSeq(Tm)的DNA排列次序和基因表現信息庫使用簽定協議。
公司用重組體人造凝血因子Ⅷ治療血友病的技術及重組體人造凝血因子Ⅷ制藥技術被授予專利。相應地,1991年在歐洲的專利也被授予。作為對基因工程技術公司在本市創(chuàng)建生物技術工業(yè)的杰出貢獻的認可,舊金山市以“DNA路”將Point San Bruno大道的400個街區(qū)重新命名,并將基因工程技術公司在新大道的地址定為“DNA路1號”。
1998年,基因工程技術公司經FDA許可,改換Pulmozyme的商標,包括對5歲以下的膽囊纖維癥患者使用Pulmozyme的安全和變通管理方式?;蚬こ碳夹g公司獲得了關于t-Pa的變異體的兩項新專利。公司向Centecor,Inc.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指責Centecor公司在美國的Retevase(Reteplase,重組體)t-PA銷售、銷售報價、使用和進口行為侵犯了基因工程技術公司的這兩項新專利?;蚬こ碳夹g公司尋求永久性的法令保護和損失賠償?;蚬こ碳夹g公司同意提供Sumitomo制藥有限公司在日本開發(fā)、進口和分銷Nutropin AQ和ProLease封裝的持續(xù)釋放人體生長素。基因工程技術公司授權Connetics公司在美國銷售控制慢性肉芽瘤病用Actimmune,以及這一產品的其它性能的美國地區(qū)開發(fā)和商業(yè)化權利?;蚬こ碳夹g公司提交專賣申請,請求將Herceptin(R)(trastuzumab)上市,用于惡性乳腺癌的治療。Herceptin獲得了FDA的快速跟蹤產品指定,這一指定可以保證尋求市場開拓的專賣申請項得到及時的審查?;蚬こ碳夹g公司與DAKO簽定協議,DAKO可據此開發(fā)一套體外診斷設備,可用于甄別由某種稱為HER2的生長素攝取體分泌過多引起的乳腺癌患者,DAKO還有權就人工單克隆抗體對HER2,Herceptin的治療與基因工程技術公司進行后繼合作。
基因工程公司在它的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地開發(fā)新的產品和技術,力圖保持技術優(yōu)勢和競爭優(yōu)勢。生物技術是具有很大前景的產業(yè)。在世界經濟的大圓盤中生物技術相對于信息技術產業(yè)來說可謂微不足道。生物醫(yī)學不像IT產業(yè),它具有投資期限長的特點。但是,真正有眼光的投資家,特別是風險投資家,以及生物醫(yī)學界的創(chuàng)業(yè)者都不會放棄這塊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的天地。羅伯特•斯萬森和赫伯特•玻意爾就是其中一對很好的合作伙伴。
羅伯特•斯萬森(Robert Swanson)(1947-)
在生物技術發(fā)展史上一位風險投資家留下了什么呢?為了創(chuàng)立企業(yè),使藥品最終能為需要的人們獲得,風險投資,也許更為重要的是商業(yè)頭腦和創(chuàng)造性,是基因工程技術本身強有力而必不可少的伙伴。
那年羅伯特•斯萬森僅27歲,供職于硅谷一家最有影響力、最成功的風險投資公司,他開始考慮實驗室那些被好奇地刺戳擺弄的細胞中埋藏著的黃金。這些實驗室遍布世界各地,更吸引人的是,也許就在他自家的后院呢?他四處尋找,與各方面他認為能啟發(fā)他從微生物學那些激動人心的發(fā)展中尋找商機的人會晤。他的教育背景給了他從事這一事業(yè)的有力保證。他擁有MIT化學學士學位及MIT斯隆商學院的碩士學位。他還曾擔任了4年Citibank的投資總監(jiān)。
但斯萬森只是在這些朦朧的意識中苦思,而沒有明確精深的知識。他沒有預料到隨意安排的一次和UCSF(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一位科學家的拜訪會把已經將遺傳控制的可能性轉化為一項頗具市場潛力的技術的那個人帶到他面前??茖W事業(yè)和商業(yè)都有一條亙古真理——機遇總是與最敏捷的頭腦相隨——而這正是斯萬森無法否認的素質。當他安排這一會晤之時,他記起了自己在基因工程這一剛具雛形的科學領域孤注一擲的決心,預備離開在Kleiner Perkins的舒適工作,將自己所有的雞蛋都放到剛起步的公司這一個籃子里去。
1975年的這次會晤,后被證明是斯萬森及其他許多從基因工程的商業(yè)化獲益的人們事業(yè)和生命的里程碑。當時對UCSF工作過度、資金不足的赫伯特•玻意爾來說是刺激的。正如斯萬森的回憶:“所有我打電話找到的那些學者都說基因分離的商業(yè)應用還有10年之久,赫伯特沒有。”斯萬森的眼光和熱情深深地打動了玻意爾,兩人邊吃三明治喝著啤酒,暢想著未來,長達數小時。盡管已經成功地追求到了科學,玻意爾還沒有被拉入到對生意和創(chuàng)業(yè)合作的追求中來,因為斯萬森還僅是一個毛頭小伙。
1976年春天,斯萬森還沒有使玻意爾確信開創(chuàng)公司已萬事俱備,但他已經說服了他的老板托馬斯•帕金斯。帕金斯拿出了種子基金,斯萬森認真地著手,以分子生物學的原理將企業(yè)的資金、目標和投資回報等結合到一起,這被證明是他非常擅長的一項工作。公司首先著眼于人胰島素的合成,這一工作由基因工程技術公司的科學家們在1978年完成。把這一技術的特許權授以Lilly公司之后,基因工程技術公司于1985年成為首家推出自己的生物醫(yī)藥制品——人體生長素?;蚬こ碳夹g公司自此奠定了它在生物技術工業(yè)和保健行業(yè)的領袖地位——一個異常成功的商業(yè)和科研機構。
斯萬森自公司創(chuàng)始之日起一直擔任公司的董事和總裁,直至1990年他被任命為董事長。與他熱愛運動的合伙人赫伯特•玻意爾不同,斯萬森的業(yè)余愛好傾向于藝術一類。除了在各專業(yè)委員會的一長串頭銜外,斯萬森還是一位藝術事業(yè)的惠顧者,同時任職于舊金山芭蕾委員會和現代藝術博物館委員會。
赫伯特•玻意爾(Herbert Boyer)
赫伯特•玻意爾1936年出生于西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偏僻鄉(xiāng)村,并在那里長大。那里大多數年輕人的最終歸宿是鐵路公司和礦務局。讀完高中后,玻意爾繼續(xù)在附近Latrobe的圣•文森特??茖W校求學,一邊住在家中準備醫(yī)藥預科的課程。在高中以前,顯然,他不可能從培養(yǎng)醫(yī)生的尋常模式中取捷徑。在醫(yī)生這一職業(yè)的短暫誘惑中,這時他還沒有發(fā)現自己會被深深吸引到研究工作中不可自拔,玻意爾的事業(yè)生涯和許多其他作為先驅的分子生物學家迥異。
1958年玻意爾從圣•文森特??茖W校獲得生物學和化學的學士學位,1959年和Grace結婚。研究生階段的工作是1963年在匹茲堡大學完成的,之后他又在耶魯做了3年博士后研究生。當生物化學、蛋白質化學和酶學吸引他的注意力時,他參加了當時風行全國的公民權利運動。
1966年,玻意爾向西邁進,自然地申請了舊金山加州大學的助教之職。1969年,一種普通的內臟細菌——大腸桿菌,引起了他的注意——特別是大腸桿菌中一些具有特別有用性質的抑制酶。玻意爾發(fā)現這些酶具有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將DNA鏈切斷的能力,這使得在DNA鏈上留下了所稱的“粘端”。這些經過剪切的端頭通過精確的運動將DNA碎片粘貼到一起。
因這一發(fā)現,玻意爾在夏威夷的某次會議中和斯坦福一位名為Stanley Cohen的科學家進行了一次交談。Cohen當時正在研究DNA中被稱為質粒的小環(huán)結構,這一結構能在某些細菌細胞的細胞質中自由流動,通過DNA鏈譯碼獨立地自我復制。Cohen開發(fā)了一套從細胞中分離這些質粒、將它們植入其他細胞的技術。將這一過程與DNA分裂結合,Boyer和Cohen就可以將DNA段組合成需要的結構,并將之植入細菌細胞中,這就能使植物生產滿足特殊需要的蛋白質了。這一突破是生物技術工業(yè)建立的基石。
1975年,當時受雇于硅谷最大的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的一位名叫Robert Swanson的年輕人,看到了新興的生物技術的前景而來和Boyer接觸。隨之而來的兩人之間的對話開闊了Boyer的視野,使他看到了用細胞作為“工廠”制造激素來生產激素的可觀商業(yè)潛力。1976年,兩人合作創(chuàng)立了Genentech(基因工程技術公司)并著眼于人體胰島素的人工合成,這一目標由基因工程技術公司的科學家們在1978年完成。在授予Lilly公司人胰島素特許權之后,基因工程技術公司于1985年成為首家推出生物醫(yī)藥產品的生物技術公司,它的成果是人體生長素。Boyer自公司成立起一直擔任副總裁直至1990年。那時,他將副總裁的位置讓出,換取了董事會的一席之地?;蚬こ坦咀鳛槊绹钤绾妥畲蟮纳锛夹g類風險投資支持的企業(yè),代表著美國生物醫(yī)學產業(yè)未來的發(fā)展的方向,同時也為世界風險投資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擴展閱讀
京剛「說」未來:企業(yè)數字化轉型受哪些 2023.11.01
中小微企業(yè)是中國經濟“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撐社會發(fā)展的生力軍。在數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業(yè)要想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加速數字化轉型,充分發(fā)揮數字經濟的賦能效應。然而,中小微企業(yè)數字化轉型仍
作者:王京剛詳情
京剛「說」未來:企業(yè)數字化轉型:再認 2023.11.01
近年來,隨著國家數字化政策不斷出臺、新興技術不斷進步、企業(yè)內生需求持續(xù)釋放,數字化轉型逐步成為企業(yè)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成為企業(yè)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乃至彎道超車的重要途徑。 本文重點分析當下阻礙企業(yè)數字
作者:王京剛詳情
京剛「說」未來:數字化轉型的10個關 2023.10.27
什么是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我們認為,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在數據+算法定義的世界中,以數據的自動流動化解復雜系統(tǒng)的不確定性,優(yōu)化資源配置效率,構建企業(yè)新型競爭優(yōu)勢。當前,全球信息通信技術正進入技術架構大遷
作者:王京剛詳情
媒體基因:從鳳凰衛(wèi)視官網到主流門戶網 2023.05.09
在當下的傳播環(huán)境中,說門戶在升級自身的門戶“基因”并不為過。而作為我們研究樣本的鳳凰網,經過連續(xù)多年高速成長,已經進入中國前四大門戶。那么,鳳凰網成長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這樣的結果又是怎么形成、發(fā)
作者:李欣詳情
《服務文化贏在當今、決勝未來!》 2023.03.22
——強化服務文化自覺 打造文化型服務型幸福型企業(yè)課程背景:我們已經走進“人人都是服務員、行行都是服務業(yè)、環(huán)環(huán)都是服務鏈、個個都是文化者、處處均顯文化味”的服務經濟時代!我們已經走進“以服務定生存、以文
作者:陳步峰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 1不講道理才是硬道理 165
- 2HP大中華區(qū)總裁孫振 234
- 3經銷商終端建設的基本 90
- 4姜上泉老師人效提升咨 100
- 5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98
- 6中小企業(yè)招聘廣告的內 27421
- 7姜上泉老師:泉州市精 226
- 8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14751
- 9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 1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