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廣告+鋪貨+促銷+陳列=不走貨,怎么辦?
作者:馮啟 350
在筆者深入企業(yè)的很多培訓中,經常被答疑一些看似很刁鉆無解的問題,現在細細品位起來,很多問題還是值得揣摩和挖掘的,昏暗的思路里也能透出一些光亮來,甚至有柳暗花明般的豁然開朗。
在眾多的提問中,筆者對在國內某大型乳品企業(yè)的一位大區(qū)經理的提問記憶猶新,事后也和很多職業(yè)人探討過這類問題的標準答案。問題是這樣的:“在我們這個有13億的品牌資產的大型企業(yè)里,品牌的知名度應該是有口皆碑的。但我們上了一個經過反復測試的新品,在市場上我們利用密集的分銷網絡和大力度的促銷,把鋪貨工作做的無懈可擊,隨之從央視到省臺的廣告也陸續(xù)播出;在很多A類賣場我們不間斷的作促銷,但產品還是不走貨,請問您有無更好的辦法或是絕招?”
當時筆者感覺很矛盾,這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問題還是當事人有意刁難我,是前者我應該迅速的幫其剖析一下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后者按我的經驗一般都巧妙的避之或是用幽默掩蓋。因為前者要的是觀點,后者往往重視的是你的IQ或是反應能力。記得當時我很誠懇的幫其分析了市場競爭和產品產異化,廣告策略和生動化,也講到了產品的生命周期,我相信后來的掌聲是真摯的,是信賴的聲音。
經過不斷的分析和接觸企業(yè)的增多,發(fā)現類似的企業(yè)案例不在少數,有知名企業(yè)的,有跨國公司的;有區(qū)域的有全國的,都有過艱難的營銷處境和兵敗如山倒的慘痛經歷,使得那些“封疆大吏”-大區(qū)經理們“英雄淚滿襟”。筆者剖析了一些企業(yè)的實際案例后,總結和分析了一下這些案例或是現象的深層原因,以期找到通用的營銷殘局破解心法和公式。
1.優(yōu)質的產品是銷售的根基,品牌是推動優(yōu)質產品銷售的助推器。
知名品牌或是強勢品牌意味著,在某個特定的消費區(qū)域里的某個產品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占有很高的正面形象,包括產品本質的優(yōu)良也包括文化內涵折射出的潛意識。但并不意味著賣飲料的可口可樂只要是做飲品,消費者就一定買賬。理性的消費者對品牌中各個系統(tǒng)產品都有著很強的識別能力,至于是否會嘗試購買,就看他對產品的認可程度,也包括隨機因素如價位、促銷力度、廣告宣傳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在一個新產品上市的過程中,產品的本質是最重要的,一是大眾化,包括適應消費習慣和消費能力,二是產品的差異化;二者看似矛盾實則是統(tǒng)一的,比如消費品要求適合消費者的飲用習慣和風俗,例如橙汁在中國接受程度最高,而榴蓮至今沒有哪個企業(yè)大力推廣過;也要符合廣大消費者的消費潛力,例如八喜的零售價20多元的冰淇淋在現有經濟條件下的銷量肯定賣不過伊利1.5元的產品。但差異化的產品要求產品有特色,填補市場消費者潛在需求的空白,或是這種潛力很快被激發(fā),如果要花費很大的費用去教育和培養(yǎng)消費者,則要看企業(yè)的實力了。只有產品的綜合指數越高,被市場和消費者接受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優(yōu)質的產品是得以旺銷的基本要素,就象可口可樂金字塔的底端是產品的品質一樣,而不是美國文化或是其他如品牌、促銷之類的要素。
2.廣告是產品宣傳促進銷售的強大拉力,也是形成品牌效應的有效手段。傳播已經形成現代營銷的要素之一,就在于他有可能轉化為實際的經濟效益的能力。但不是所有的產品銷售在廣告的拉動下都能迅速成長,并取得效益,這也涉及到很多復雜的問題,例如產品的品質特色,產品的定位,廣告?zhèn)鞑サ牟呗?。單就廣告?zhèn)鞑サ牟呗跃秃苡醒芯康挠嗟兀簭V告片的制作,投放的力度,投放的策略等等,每個因素都可能制約產品的發(fā)展,但每個要素要都良性發(fā)展完美結合,加之產品本身的質地、推廣的手段等都合理穩(wěn)步進行,才能使產品踏上健康的生命周期,逐漸走向成熟。因此廣告不是萬能的,但確是打造品牌所必須的營養(yǎng)元素。
3.至于鋪貨是每個企業(yè)都必須作好的基本功之一,只有很高的鋪貨率才能談得上銷售。不管依靠那種方式鋪貨,是廣告拉動、大力促銷還是招商,都得完成這個營銷步驟。所以說產品的良好品質是其得以推廣成功的保障,高效密集的鋪貨是產品銷售成功的基礎。
4.促銷是產品推廣的一個推進和興奮劑,有好的一面也有負面的效應,不可忽視,更不能極左也不能極右。
適度的對渠道的促銷和推廣,可以提高產品的鋪貨率;對終端銷售促進式的促銷,可以增加產品的曝光率和產品的受眾面,從而增加產品的滲透力度,直接促進產品的銷售。但過度的促銷無異于飲鴆止渴,殺雞取卵,輕者導致渠道促銷上癮和依賴性,不促渠道就不進貨,不促終端就不進貨,感到利益受損銷售感到也困難;嚴重的導致辛苦培養(yǎng)的“忠誠”或者是將要“示誠”的消費者,也形成了一種習慣行為,不促銷不打折就不購買,這是產品在消費者內心的潛意識里價值已經縮水和貶值的明確信號,這將是預示著產品走向沒落一個的標志,接著就是降價,然后無利潤,最終停產的悲慘結局。所以說促銷對產品的促進作用是適度的,適而可止的,過猶不及。
5.陳列是指產品的生動化,泛指通過整齊規(guī)范、科學有序、清潔鮮明的產品生動化擺放來促進產品的銷售。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刺激消費者眼球,使其產生隨機或是提示購買的作用。
陳列對新產品有展示形象,加深潛在消費者印象,展示促銷信息,促進隨機購買的主要作用。對老產品則是利用固有的品牌基礎和消費者的認知,通過鮮明的產品陳列來提示指導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這將是對新品推廣的一種壓制和正面攻擊,但對接受新鮮事務較強的消費者,新產品的陳列和促銷則是對其最有利的暗示。
所以陳列在產品的環(huán)節(jié)中,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在產品銷售中起的作用往往是錦上添花的時候多些,雪中送炭的情形要少些,所以很多消費品的企業(yè)老總經常說,我貨也鋪到位了,陳列也做了,怎么還不行呢?其實就是片面理解了這些營銷手段的作用。
在我們營銷推廣行動中,對廣告、鋪貨、促銷、陳列這些要素和手段正確理解的很少,一招失誤,全盤皆輸。往往片面理解的其中一個手段,傾入全力投入,精耕細作往往收成不佳還勞民傷財。大家還記得旭日升的瘋狂促銷和廣告投放吧,在渠道建設上如鋪貨上、陳列上很少給予足夠重視等等,最終的結局是我們見不到這個輝煌的民族品牌。只有對這些手段和要素充分利用,科學整合,才能整體協(xié)調形成一個有戰(zhàn)斗力的作戰(zhàn)單元,就象一個人的各個部門和器官一定要協(xié)調一樣,哪個部門過長偏離正常的尺寸都是將是行動的障礙;又象我們烹飪炒菜一樣,油鹽姜醋等調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調料,按菜量、菜的特質、生活習慣等合理搭配,任何一種調料加多了菜就變味了,重的就沒法下咽了。
我總結了一下,謹把“充分整合,務必適度,量力而行,講究策略。”作為對這個探討問題的最后歸納和注解。
擴展閱讀
中小企業(yè)招聘廣告的內容完善 2024.11.15
對于求職者來說,簡歷就是敲門磚,對招聘的企業(yè)來說,招聘廣告就是公司的旗幟,是否足夠大,是否活躍,是否能吸引人。結合中小企業(yè)自身的實際狀況,以及求職者,尤其是00后求職者的特點,在招聘廣告內容設置上,可
作者:潘文富詳情
淺談促銷員素質 2024.05.24
有幸被公司派到杭州的一個商場里實習,實習的內容就是與市場第一線的促銷員一起進行促銷活動,在市場的第一線呆了一個多月,對促銷可以說是深有體會,對于這種體會總是有一吐為快的沖動,于是總結后寫了下來?! ∮H
作者:李曉峰詳情
DTC營銷模式是傳統(tǒng)品牌數字化營銷轉 2023.09.08
傳統(tǒng)企業(yè)轉型數字化營銷面臨著哪些難題? 傳統(tǒng)企業(yè)進行數字化轉型的目的是為了接觸終端用戶,了解用戶的本質需求,進行精細化運營,從而發(fā)掘用戶的更大價值。 但是,百分之90多的傳統(tǒng)企業(yè)在進行數字化轉
作者:楊建允詳情
探析傳統(tǒng)品牌DTC營銷模式的核心邏輯 2023.09.08
不管是傳統(tǒng)品牌方,還是電商品牌,都很依賴渠道商或者平臺方,都無法直接觸達用戶。所以對用戶不敏感,無法感知用戶的真實需求,所做的市場營銷活動,效果自然難以保證。 有人問,DTC和傳統(tǒng)渠道的邏輯有什么區(qū)
作者:楊建允詳情
想通過抖音打造長期品牌,同時想在內容 2023.05.24
想通過抖音打造長期品牌的人,同時想在內容平臺上賺到錢,應該怎么做呢? 普通人只有看到高收益高增長,才愿意玩命兒地猛干。 抖音智能投放有兩個規(guī)則,一個在明,一個在暗。 在抖音投放經驗豐富以后,會覺
作者:mys5518詳情
雀巢多品牌視頻攻略 2023.05.09
你可能沒聽說過超級能恩3奶粉,但一定聽說過雀巢;雀巢營銷人常有類似的尷尬,大品牌已經赫赫有名了,子品牌還默默無聞;大品牌可以玩轉社會化媒體微電影,創(chuàng)新點子一籮筐,但是子品牌怎么創(chuàng)新營銷,如何凸顯自己
作者:李欣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 1不講道理才是硬道理 165
- 2HP大中華區(qū)總裁孫振 234
- 3經銷商終端建設的基本 90
- 4姜上泉老師人效提升咨 100
- 5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98
- 6中小企業(yè)招聘廣告的內 27421
- 7姜上泉老師:泉州市精 226
- 8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14751
- 9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 1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