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運營商調查

  文件類別:方案報告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927K

  下載次數:160

  所需積分:5點

  解壓密碼:qg68.cn

  下載地址:[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卓越生產運營總監(jiān)高級研修班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電信運營商調查
電信運營商調查
(初稿)
楊智斌
一、中國電信運營格局概述——電信格局悄然生變
(一)概述:
AT&T進軍上海,中國鐵通獲得電信運營牌照,中國電信明年赴海外上市,敏感的人士覺察到,中國電信市場正在悄生變化。
2000年12月5日,中國首家中外合資的電信營運公司———上海信天通信有限公司成立。這是一家由上海電信公司、上海信息投資公司和AT&T三方合資的公司。其中唯一的外方股東———AT&T在合資企業(yè)中占25%股份。合資電信公司將首先為落戶于上海浦東的通用汽車、花旗銀行等跨國公司與美國總部聯系提供寬帶互聯網服務。
早在90年代中期,約有40家以上的外資投入14億美元與中國國有電信公司———中國聯通成立合資企業(yè),當時被稱為聯通的“中中外”模式,因此,有專家指出,信天通信并不是首家。但在1998年時,中國政府卻表示這些合資企業(yè)違反我國法律,并要求廠商退出。
在2000年9月25日公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中,并沒有對增值電信業(yè)務的限制,有關部門領導也曾明確表示,在增值電信領域里沒有限制,民營和外資都可以參與。
但電信條例第80條規(guī)定,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投資與經營電信業(yè)務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與臺灣地區(qū)的組織或者個人在內地投資與經營電信業(yè)務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另行制定。目前該辦法尚未出臺。AT&T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法規(guī)上沒有一個“名正言順”的說法。
中國信息產業(yè)部部長吳基傳特別指出,在電信條例第80條里的決定,待中國加入WTO后,會有具體辦法出臺。他的說法是,信息產業(yè)部正在積極研究制訂外資投資電信工業(yè)的實施細則?,F時有關外商不能經營電信業(yè)務的規(guī)定會因應加入WTO而作出改變,電信條例中如在入世后有不適合之處,亦會進行清理。
中國電信海外籌資AT&T進來了,中國電信卻要走出去。據港報披露,為了使自己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大公司,并壯大自己的資金實力,以應對國內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國電信計劃在明年同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上市。
香港各主要證券行對這家集資額龐大,經營固定網絡業(yè)務的大企業(yè)都虎視眈眈,有保薦人建議中國電信集資額可高達70億美元。如果這個建議被中國電信采納,那么上市時市值可高達300億美元。這比1997年中國移動約30億美元集資額高出一倍,將打破香港上市公司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的最高紀錄。
有關專家指出,中國電信要上市的消息在一定程度上會督促信息產業(yè)部發(fā)給它第三張移動牌照,否則如此巨額的籌資恐難實現。消息人士又稱,擁有近1300萬名用戶,今年上半年營業(yè)額卻只上升18%,為826億元人民幣,且只有十一個省市出現盈利,所以會以盈利能力最高的省份先行上市。
如果中國電信同獲上市殊榮和移動牌照,憑借其在國內擁有獨一無二的電信網絡,恢復昔日基無霸地位并非難事。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吉通和網通來說,這不是個好消息。
鐵通艱難入圍對于剛獲電信運營牌照的鐵通來說,恐怕更是雪上加霜。據英文《中國日報商業(yè)周刊》12月3日報道,中國政府正式批準中國鐵路經營電信服務。該報道引述專家評論說,這家新電信公司將在3年后在國內和美國上市。另有消息指出,鐵通將在3年后并入中國聯通。報道引述信息產業(yè)部政策法規(guī)司司長劉彩的話說,新公司中國鐵通將在年底前投入服務,提供固定網及數據傳輸服務,信息產業(yè)部及國務院均已批準有關申請。截至去年底,鐵通電信網絡總長12萬公里,其中4萬公里為光纖網絡。這些網絡覆蓋全國500個大中城市,是鐵通的重要資產,估計總值100億元。鐵通的出現,對于轉向競爭格局的電信市場無疑又是一次沖擊。因為鐵通極有可能拿到除移動之外的全部牌照,從事長話、市話、數據傳輸及網絡運營。
中銀國際亞洲公司研究員吳維克說,在這種情況下,鐵通和聯通合并將是個不錯的選擇。鐵通的網絡走的是中國的重要城市,合并后現有的東西可以直接拿過來用;因為3、4年后中國國內的電信市場必將有大發(fā)展,聯通想要在固網電話上有所發(fā)展,現有網絡屆時會不夠用,它需要好的直接能用的長途內干網,直接拿來是最好。
繼中國電信、中國移動、聯通、吉通、網通等相繼登臺亮相后,脫胎于鐵路專用通信網的中國鐵通日前成立,被視為中國電信的有力競爭者之一,中國通信市場蛋糕的分食者又多了一個。這并不是第一個電信市場面臨大重組的信號,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因此,如今的中國電信市場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候,變數不少,但綜合分析,影響今后市場格局的關鍵因素有三:技術、政策以及越來越接近的“入世”。
技術進步是格局重整的內在動力。技術進步導致人們對信息傳輸的需求越來越高,大容量、高速度、隨時隨地以任何載體獲取信息是電信運營目標的最高理想。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電信運營行業(yè)的主要業(yè)務仍然是話音,所以從原中國電信分離出來的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具有明顯的先天優(yōu)勢。未來電信業(yè)務將以因特網形式的數據包業(yè)務(即IP業(yè)務)為主。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統(tǒng)計,北美地區(qū)的數據業(yè)務在1999年已經占了50%的網絡帶寬,預計到2001年,整個北美地區(qū)的數據業(yè)務量(以IP業(yè)務為主)將超過話音,到2005年,話音業(yè)務將僅占全部業(yè)務的1%。也就是說,以前是在話音傳輸的基礎上附帶數據傳輸,將來則變成數據傳輸的基礎上附帶話音傳輸。所以,在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的電信運營行業(yè)里,現在領先并不表示以后也會領先,現在的壟斷反而可能會成為以后采用新技術的包袱。
政策給有線電視帶來歷史機遇。在信息產業(yè)部日前頒布的《電信條例》中,指出“電信,是指利用有線、無線的電磁系統(tǒng)或者光電系統(tǒng),傳送、發(fā)射或者接收語言、文字、數據、圖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動”,這實際上把為實現電子信息流的暢通而服務的所有行業(yè)全納入了通信的范圍。這個定義對于我國通信產業(yè),尤其是有線電視行業(yè),具有重大意義。《電信條例》意味著廣電和電信之間的界限將日趨模糊,最后消失。從市場角度看,通信運營商爭奪的就是兩張網,一是骨干網,二是接入網。
接入網是主要問題。中國電信的雙絞線接入網是50年建設積累的結果,不是競爭者一朝一夕可以趕上的。廣電現成的同軸電纜光纖混合網(HFC)是一個稍加改造就可以利用的接入網,這也是有線電視網的價值所在。
國際競爭召喚中國巨頭。WTO是中國電信運營企業(yè)所必須面對的挑戰(zhàn)。面對國際電信巨頭,我們有多少勝算?據1999年10月的《國際通信》雜志統(tǒng)計,1997年中國電信的業(yè)務收益、員工和用戶線數分別為171.44億美元、48.1萬人和7030萬條,在全球50家最大電信運營者中分別位于第10、第1和第2。但每員工用戶線、每員工收益及每用戶線收益分別只有146線/人、3.6萬美元/人和244美元/線,排名分別僅為第41、第48和第47位。
中國電信市場是一個肯定會開放、國內也不會輕易放棄的市場,內外資所能爭的,只是市場份額的大小,這也是國內政策要反復權衡的地方。
  就目前形勢,國內只有四家電信公司有權接通海外的電信骨干網,分別是中國電信、聯通、吉通及網通。據有關人士分析,這四家公司可分為兩個戰(zhàn)略陣營,構成中國應對WTO的格局:其中規(guī)模較大的中國電信(固網)將嚴守國內市場,而規(guī)模相對較小的聯通、吉通及網通,將會形成對外開放的“虛擬特區(qū)”,將來可以與外商合作,甚至可以在時機成熟時進行中外合資。
  但至今仍占內地90%互聯網用戶的中國電信(固網),外資將難于染指。中國電信與其余三家網絡之間,只保持有限度的網絡接通,無形中成為中國網絡對外開放過程中的“第二防線”。
據分析,這道防線的設立,一方面是在經濟上變相保留國有電信資產;同時也方便控制及管理網絡資訊內容,成為一個特別的緩動區(qū)。如果這種格局形成,三家“特區(qū)”網絡可比目前接收更多的外資企業(yè)客戶,其主要市場將會是B2B企業(yè)客戶。這種布陣,與中國開放深圳特區(qū),保留“二線”邊防的做法有相似之處,一方面可享受開放發(fā)展、引進外資之利,但又設立了緩沖區(qū),以免對國內廣大市場一下子造成太大沖擊。
電信運營商調查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人才招聘 免責聲明 常見問題 廣告服務 聯系方式 隱私保護 積分規(guī)則 關于我們 登陸幫助 友情鏈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