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生產方式的概論(ppt)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高效率生產方式的概論
高效率生產方式的概念
學習高效率生產方式的方法
推廣和應用高效率生產方式的作用和意義
高效率生產方式的實現方法
一.高效率生產方式的概念
高效率生產方式的概念:是指成本最低,質量最好,速度最快的一種追求綜合效率最高的生產方式.
具體說:就是改善所有部門工作(作業(yè))中的浪費,勉強,不均衡等狀況,徹底持續(xù)地追求最好的高效率的工作方法和教育方法的活動,包含建立最短的工作(作業(yè))標準或體系活動.
(即:盡量縮短從接收訂單到交給顧客手中之間所用的時間工具)
企業(yè)目的
企業(yè)目的:是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產出,從而獲得最大的效益.
投入包括哪幾個方面?
資金
人力
物料
機器設備
廠房
企業(yè)隨著大批量的消費,大批量生產,相對規(guī)模會逐漸擴大.
投入的結合
如何判定此投入為最有效的結合呢?是否可以達到高效率,質量穩(wěn)定,交期準,浪費少,成本低的目的呢?
想判定此投入為有效的結合時,首先要了解何為生產系統(tǒng),概況等.
生產系統(tǒng)概況
六個指標
制造更多的產量
制造更受歡迎的質量
更低廉的成本
更短的周期
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
高昂的工作士氣
如何達到高效率的目標
為了達到這些目標:我們必須設法改進加工技術與提升管理技術,使企業(yè)的投入與產出比最小化,即在相對較少的投入下,以最快的速度生產出最好的產品.
高效率生產方式的意義
高效率生產方式是在工業(yè)工程幾十所的生產實踐中發(fā)展起來的,將工業(yè)工程中的“浪費,勉強,不均衡”部分具體量化為“7種浪費現象”及“12種動作的浪費”,把深奧難懂的IE簡單化,實用化,創(chuàng)建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用最少的人員,最少的設備,最短的周轉時間,創(chuàng)造出高質量和相對價格較低(具有成本競爭能力)的產品改革推進體系.
二.學習高效率生產方式的方法
2-1.排除“浪費,勉強,不均衡”的作業(yè)方法或流程:對于制造業(yè)來說,產品的質量好壞最終由生產現場決定,所以對生產現場體現的“浪費,勉強,不均衡”的作業(yè)方法徹底改善,應站在現場的角度重新申視自己或部門的工作流程及方法.
2-2.要理論結合實際,重點在于實踐:這并不時新穎的事物,但中讀教書是不能了解其重點,深度,廣度的,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才能體會得到高效率的本質.
2-3.建立全員參與體系,創(chuàng)造人人參與的氣氛:就是建立讓一個人擔當一個工位,全員“自己發(fā)現浪費,勉強,不均衡”等作業(yè),自己進行改善“的生產體系,全員參與改善.
二,學習高效率生產方式的方法
2-4.重視員工的意見:不管對管理者還是作業(yè)者,我們必須重視他們的心理感受,告訴他們這種高效率生產方式并不是壓迫性的提高速度,其精髓是排除不必要的動作浪費,使作業(yè)者能夠舒適而又快捷地作業(yè)或工作的方式方法,只有排除和改善“浪費,勉強,不均衡”的作業(yè)動作,再前減工程,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三.推廣和應用高效率生產方式的作用和意義
高效率生產方式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就是因為它具有一些無可比擬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高效率生產方式是簡單化的IE技術.
3-2.高效率生產方式是制訂工作標準的科學方式.
3-3.高效率生產方式時企業(yè)管理的基本技術
3-4.高效率生產方式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通用方法
3-5.高效率生產方式是雙贏的工作方法
3-1.高效率生產方式是簡單化的IE技術.
無論哪個企業(yè)要擴大生產,發(fā)展生產,一般來說有兩條途徑:一是靠資金的投入進行基本建設,就是人們常說的外延式擴大再生產.二是靠改進管理,走挖掘潛力革新,改善的路,即內涵式擴大再生產;
大多數企業(yè)還是主要靠后一種辦法來發(fā)展生產,IE正是符合這個要求的一門提高生產效率的技術,它通過重新組織工作系統(tǒng)的方法,達到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是一種不需要投資或只需有限投資就能提高生產效率,產生可觀效益的方法,高效率生產方式將IE技術的原理在實踐中提煉并簡單化,使復雜的IE變得易懂,實用,效果顯著.
3-2.高效率生產方式是制訂工作標準的科學方式.
應用高效率生產方式原理制訂的作業(yè)標準,不僅先進,科學,合理,而且整個制定過程就是該項工作的改進過程,它并不是描述現狀,而是從改進現狀入手通過系列改進之后,用標準的形式把改進的成果固定下來,加以堅持的推廣.
3-3.高效率生產方式時企業(yè)管理的基本技術
企業(yè)實行計劃管理(確定生產能力),勞動管理(制定勞動定額標準),設備管理(挖掘設備潛力),生產組織(平衡生產線能力)以及必講車間布局,克服薄弱環(huán)節(jié),開展技術革新和生產合理化等工作,都可以以高效率生產方式和其相關資料為基礎進行.
3-4.高效率生產方式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通用方法
高效率生產方式具有一套思考問題的規(guī)則和工具,使人們毫無遺漏地迅速找到原因,得出有效對策,這種方法不僅適用于加工業(yè)的生產現場,辦公室,倉庫,實驗室,而且運用于商業(yè),服務業(yè),甚至政府機關.
3-5.高效率生產方式是雙贏的工作方法
高效率生產方式并不是資本家殘酷剝削員工的手段,其目的是尋求一種高效,舒適,省力的工作方法,既增進企業(yè)效益,以減輕員工的勞動強度,因此深受廣大管理者和作業(yè)者的歡迎.
四.高效率生產方式的實現方法
4-1.先進的制造技術,是高效率生產的根本保證.
據統(tǒng)計美國從1929年~1978年工業(yè)勞動生產率的增長中,40%是利用和推廣現代科學技術實現的,其影響因素如下:
四.高效率生產方式的實現方法
4-2.大力推行統(tǒng)計技術,5W2H以及ECRS是改進產品,改善工藝,改進流程,實現高效率生產的有效途徑.
尋找問題的根本原因時要連續(xù)問5次為甚么?第六次才提出怎么辦,這樣就必須追根究底,把隱藏在問題背后的真正原因找出來:1.為甚么(why)
2.做甚么(what) 3.怎樣做(how) 4.誰來做(who)
5.甚么地方做(where) 6.做到甚么程度(how much)
其中why是最重要的,一般認為要發(fā)現與解決某個問題時,必須連續(xù)問5個為甚么,才能由現象觸及本質.
ECRS:剔除、合并,簡化,重排.
4-2.大力推行統(tǒng)計技術,5W2H以及ECRS是改進產品,改善工藝,改進流程,實現高效率生產的有效途徑.
例如:你的機器為甚么停了?
問:為甚么你的機器停了?答:因為超負荷,保險絲斷了.
問:為甚么超負荷?答:因為抽承部分的潤滑不夠.
問為甚么潤滑不夠?答:因為潤滑泵汲不上油來.
問:為甚么汲不上油來?答:因不油泵磨損,松動了.
問:為甚么磨損了?答:因為沒有安裝過濾器,混進鐵屑了.
徹底運用5W2H時應注意事項
1.讓每個人都知道問題所在(如果能清楚的了解問題,那么采取措施就比較容易,所以在生產現場不防設置一些指示追溯性標識,便于了解問題所在.
2.明確解決問題的目的,要真正解決問題(不徹底追究真正原因,就采取措施,那只不過是臨時措施,不能防止問題的再發(fā)生.
3.尋本溯源,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問題一般具有隱藏性,缺陷爆發(fā)也是 閃而過,因此必須緊緊抓住這個銷纖即逝的機會,追根究地.
4-3.發(fā)揮各職能部門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是高效率生產的重要條件
4-3-1.90%的制造缺陷是在生產現場中發(fā)現與捕獲的,10%的制造缺陷是利用管理理論推導發(fā)現的.(發(fā)現與捕獲制造缺陷的并不是設計專家或遠離生產現場的工藝工程師,而是生產現場的作業(yè)人員和管理人員,為甚么講呢? 答:因為開發(fā)設計人員的知識,經驗,技能集中體現在實現產品功能,降低成本上,他們對制造過程缺乏親身體會,對制造設備,工藝流程了解有限,在設計開發(fā)過程中考慮制造便利性也相當有限;
而現場工作人員親身每一步制造過程,在日復一日的工作過程中,他們對產品的可制造性有切身體會,有足夠的時間,動機,機會去發(fā)現制造缺陷,是發(fā)現制造缺陷的最佳人選.
4-3.發(fā)揮各職能部門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是高效率生產的重要條件
4-3-2.將生產技術,品管,制造,計劃,物控部門糅合為一個生產單元,能最大限度在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盡管工藝工程師有豐富的產品知識,工藝知識,但對迅速變化的生產現場畢竟認識有限,缺乏對生產現場的第一手資料,而現場工作人員對生產工藝作業(yè)流程了如指掌,操作技能嫻熟,但由于缺乏豐富的產品知識、工藝知識,不具備對工藝技術的觀察與分析能力,即使偶爾感到作業(yè)方法有問題也不會引起足夠的認識或無能力尋找原因.
所以建立生產一體化單元,認工藝工程師與現場工作人員一起深入工作現場,使經驗和技術充分結合,為高效率生產創(chuàng)造條件.
另外成立改善委員會,建立數目眾多的質量管理小組,也能夠加快高效率生產方式的實現.
高效率生產方式的概論(ppt)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 1環(huán)境因素識別登記評價控制一覽 155
- 2環(huán)境因素評價管理規(guī)定001 107
- 3環(huán)境手冊 187
- 4環(huán)境監(jiān)測及合規(guī)性評價控制程序 143
- 5環(huán)境及重大因素控制程序 112
- 6環(huán)境記錄控制程序 112
- 7環(huán)境管理體系文件控制程序 119
- 8環(huán)境管理體系內部審核控制程序 118
- 9環(huán)境管理目標及方案管理規(guī)定0 135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